以一月喻佛,三舟喻根机各异之众生。谓一轮明月之下,乘南行之舟者,见明月随之南行千里;乘北行之舟者,见月亦随之北往千里;在静止之舟船上者,则未见月之移动。然其月则一,并未有异。可见虽是同一月亮,静止之舟,与南行、北往之舟,所见各有不同。此喻众生因机感之不同,对佛身所见亦各异。如华严经卷十六(大一○·八○下):“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于树下,各有菩萨承佛神力而演说法,靡不自谓恒对于佛;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即谓如来证得菩提,其体无依、无住、无去、无来,随众生之机感而有不同应身之显现。 p2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尊贵之灵魂。谓贵人之死者。...(一)涅槃之妙体,离一切生灭,谓之乐;此妙乐为菩提所得之果,故称乐果。观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六上):“开示长...(术语)证诸法平等之理,于一切众生之上,不起怨亲等差别之见,等垂怜愍也。...【七种补特伽罗】 p0061 瑜伽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又由根故,果故,解脱故;建立七种补特伽罗。于向道中,依钝根...(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左第六位。梵号怛他怛多尔诃缚,译言如来舌。密号曰辩说金刚。是为如来之舌相格化...【定异因】 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一切有为法,自性功能差别,够引生自果,而互不杂乱,称为定异因。参阅‘十因’条...(1627~1690)明末清初临济宗僧。蜀南(四川)眉州人,俗姓龚。号其白,世称其白德富。幼年之时,听闻金刚经而志于...位于江苏南京覆舟山麓。为东晋恭思皇后褚氏所创。原称青园寺。义熙五年(409)竺道生自长安返建康,被延请入住本寺...悉昙字 (i,伊)字系由三点组成,此三点既非纵列,亦非横列,乃呈三角形状,故以譬喻物之不一不异、非前非后。据南...(术语)尽十方之法界而无余也。愿生偈曰: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子题:理体三宝佛先法次僧后、化相三宝佛先法次僧后、住持三宝僧初法次佛后、一体三宝法先僧次佛后 戒本疏·释皈敬...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几种随时随地可行的办法。每个人因为环境不同,兴趣不同,有人欢喜这一种办法,有人却以那一种较为...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执持就是把东西给抓住,这个地方是要抓住佛号,你的心要抓住佛号,怎么抓呢?一句佛号念、诵、...发出离心、修菩萨行。这有什么好处?一位在家人不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有名望、没名望,总是有著许多的牵...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佛陀为我们揭示了一切皆苦的实相,更告诉我们解决痛苦的根本方法。因此佛教并不是要大家吃苦的宗教,佛教是指示我们...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出现了一个名叫毗沙的恶鬼,极为凶猛残暴,杀害了无数人民,...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下,要采取不同的方式。15 岁的孩子已经有...
一月三舟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日斋 | 下篇:一月三身 |
【内摄作意】 p0366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内摄作意者:谓奢摩他品作意。...
尊灵
乐果
平等心
七种补特伽罗
如来舌菩萨
定异因
德富
龙光寺
伊字三点
尽十方
三宝次第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五种可随时随地修行的方法

净宗根本经典——五经一论的格局

念佛要有韵调
圣严法师《时时提起无常观》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佛教对物质生活的看法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