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住持僧者淮高僧传有十科。一译经。二解义。三习禅。四明律。五护法。六感通。七遗身。八读诵。九兴福。十声德(通惠大师云。为僧不预于十科。事佛徒劳于百岁)。右僧宝讫。
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禅林用语。原指相互对立之两方,彼此伤害而不相容;于禅林中,转指对立之双方竟能相互共鸣,向同一方向进行。碧岩录...梵名 Yogacārabhūmi。弥勒讲述,无著记。略称瑜伽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系瑜伽行学派之基本论书,亦为法相宗最...【三科】 一切诸法分为三类,即蕴、处、界,此称为三科。蕴、处、界作阴、界、入,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五...梵名 Vāyu,巴利名同。音译作嚩庾、缚臾、婆庾、婆牖、伐由。又作风神、风大神。为密教十二天之一,护世八方天之一...【求报施】 p0696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云何求报施?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今若施彼如是如是物;彼亦当...(堂塔)梵语塔,一译庙。梵汉双举曰塔庙。玄应音义六曰:或作塔婆,或云兜婆。正言窣睹波,此译云庙。法华经见宝塔...(杂语)痛骂人之称,犹言小便之饿鬼也。临济录曰:这尿床鬼子。...【障碍】 p1292 如五障中说。 二解 此卽小乘遍行因。杂集论四卷十七页云:障碍者:谓随所数习诸烦恼故;随所有惑,...(术语)此为四种缘记中之法界缘起,具体的说明者,缘起之义理,穷极于此,是为华严一家之特色。其为缘起精神之点,...【八种分别能生淫贪】 p0085 瑜伽十七卷三页云:引发,与觉悟,及和合所结,有相,若亲昵,亦多种喜乐,侵逼,极亲...(术语)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下念?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你随文入观入的是...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
随着素食日益普及,人们逐渐知道素食对健康的好处,不过这方面的资讯大都来自西方营养学的知识,现在我是从中国传统...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弟子一起去游历。 走了几百里路也没看见一个人,徒弟就问佛:「世尊!这里怎么没看到一个人呢...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被后天习气薰染,而有种种不同的心态。 在一个乡村里有户人家,家中有...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
独觉
【释氏要览】
梵云。毕勒支底迦。唐言独行。此有二。谓部行。麟喻也。瑜伽论云。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缘悟道。又名缘觉华严经云。上品十善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
上篇:得以酒为药 | 下篇:德香 |
(堂塔)养鳏寡孤独穷民之处也。法论谓供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后世谓养济院曰悲田院。本此唐有悲田...
两刃相伤
瑜伽师地论
三科
风天
求报施
塔庙
尿床鬼子
障碍
十玄缘起
八种分别能生淫贪
一心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持戒的方法次第

中医如何看素食
嗔恨心的可怕
救命的口袋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