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余缘。”探玄记三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三末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又,一心有事理之二种:无余念为事之一心。入实相为理之一心。观音义疏上曰:“一心归凭,更无二意,故名事一心也,(乃至)理一心者,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慢心高举,如幢之高耸也。六祖坛经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名数)密教立三处之华藏世界。其故以大日经立三重之佛身,一加持身,二本地身,三行者身。今约此三身而成义,则加...【极迥色】 p1196 杂集论一卷八页云:极迥色者:谓卽此离余碍触色。卽是分析影光明暗至极微色也。...【瞋恚根本业道】 p1322 瑜伽五十九卷十八页云:若作是思:彼于我所,有无义欲;故我于彼,当作无义。是名瞋恚。又...(术语)结者烦恼之异名。谓断烦恼也。四教仪四曰:三藏佛三十四心发真断三界结尽。...指随时随地皆可出现之普通事,亦即理所当然,连孩童亦能知晓之事。碧岩录第二十一则(大四八·一六一下):“僧问智...【缘起次第】 p1302 瑜伽十卷三页云:问:何因缘故,无明等诸有支,作如是次第说?答:诸愚痴者,要先愚于所应知事...【三世建立四论师异】 p0217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一页云:说一切有部,有四大论师,各别建立三世有异。谓尊者法救,...(术语)佛之菩提,对于声闻缘觉之菩提,谓之大菩提。何则。二乘之无漏。为菩提而非大。佛之无漏慧。乃为菩提而大也...(名数)污秽真心之六法也。即诳、谄、憍、恼、恨、害之六惑。显宗论二十一曰:烦恼垢六:恼害恨谄诳憍。诳憍从贪生...内秘菩萨之大行,外现小乘声闻之罗汉相,如舍利弗等是。...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心是所有法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脑,一切都是心所造作的,人若造作身、口、意善业,一定有乐,如影不离形。(法...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够的。就需要他力或法力。所以果卿居士就提议每天读三遍楞严经...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我闻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得二随顺、四不...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所提倡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恩其中的一恩,是要报父母...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今大上午有位中兴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来问我许多问题,就是在座的游居士。目前台湾各大学都有佛学社团的成立,大多数...佛法是积极入世的,对于痛苦的态度是速当远离。 当年佛陀出家就是有感于人生老病死的痛苦,为寻求一种离苦解脱之道...人,生而不平等。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然后,想要为这个问题,提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但唯有佛陀人人...
一心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分家 | 下篇:一心合掌 |
即指厕所。禅林象器笺殿堂门:“起止处者,正屙粪之处也。”毗尼母经卷六(大二四·八三八中):“上厕有二处,一者...
慢幢
三处莲华藏世界
极迥色
瞋恚根本业道
断结
一二三四五六七
缘起次第
三世建立四论师异
大菩提
六垢法
内秘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杂譬喻经

内心充满对佛的信心,便能往生忉利天
戒邪淫方法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