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塔)梵语塔,一译庙。梵汉双举曰塔庙。玄应音义六曰:“或作塔婆,或云兜婆。正言窣睹波,此译云庙。”法华经见宝塔品曰:“我之塔庙为听法华经故涌出其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教观二门之一。谓分别教义也。如天台之五时八教,法相之三时教乃至真言之显密二教十住心是也。玄义一上曰:...(杂语)谓夏三月也,...(术语)谓胎藏界之曼陀罗,第一中台八叶院也。是八叶之莲华藏世界,九佛现于其上,是即吾人心莲之标示。秘藏记钞六...(饮食)Māṇḍaka,饼名。大日经疏七曰:漫荼迦,是此方薄饼。梵语杂名曰:饼,满拏。...【非量】 因明用语,三量之一,心识三量之一。现量,即直觉知识;比量,即推论知识。似现量,略称似现,即对于所缘...云何修所断?几是修所断?为何义故观修所断耶?谓得见道后,见所断相违诸有漏法,是修所断义。见所断相违者,谓除分...末那识的别名。把八识分为三种,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其余六识为第三能变。心识对于所变之...即悉地之国土宫殿,乃真言行者在观心上所现之境。共有三品:(一)上品,即密严佛国,此佛国出于三界之外,而非声闻、...(衣服)纳衣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法衣篇解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为四修之一。四修,指四种修行方法与规范。俱舍论及往生礼赞所说四修皆含无余修,其义不同。(一)俱舍论卷二十七所举...全一卷。又称宝生经。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先引述陀罗尼,后阐明其功德,谓若诵此陀罗尼而满七日...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印光大师校印本)...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神采奕奕,相反,如果肾气亏虚,虚火上炎,脸上就容易长痤疮,色泽比较暗,根比较深,尤其在...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 净界法师答: 这个我们刚刚有说过了,你要能...
详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风起长空,万籁咸为之鸣啸。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佛两千声,然后忏悔,回向。弟子以念佛为正行,兼修《宝箧印陀...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与佛教的其他戒条一样,五戒戒条的制定都是因为弟子在言行举止...
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觉了人生宇宙万有诸法的实事(相用)真理(性体),故名为觉者。佛非创造及主宰天地人物的神,...
虽然经常诵念经文,但放逸而不奉行的人,像替人放牧的牧牛人,不能得到清净行的法益。 经文背诵虽不多,但确实奉行...
塔庙
【佛学大辞典】
上篇:塔像 | 下篇:塔头 |
【富罗】 正言腹罗,译云短靿(于教切)靴。...
教相
雨期
华藏八叶
慢荼迦
非量
修所断
第二能变
悉地宫
五纳衣
无余修
宝生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悲华经

肾气充足的人脸上放光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来

七佛传法偈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觉了人生宇宙万有诸法的实事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