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终究灭除苦恼之方法。二乘之法,以观四谛十二因缘之观行,断尽生死苦海。即声闻乘听闻佛之声教,由观四谛而生起空智,遂断除烦恼。缘觉乘之机根锐利,不由佛之声教即能观十二因缘而生起真空智,断除烦恼。法华经方便品(大九·八中):“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p584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合菩提心、大悲心、方便心等叫做大乘心。...(术语)三乐之一。离生死之苦而究竟安稳,谓为涅槃之乐。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皆令离苦得安稳乐,世间之乐及涅槃乐。...【信等心所何受何应】 p0871 成唯识论六卷八页云:此善十一、何受相应?十、五相应。一、除忧苦。有逼迫受,无...简称圆教,是大乘穷极的实教,若悟圆教之理,能顿入佛位,顿足佛法,故名圆顿。...【慧依处】 p1319 瑜伽九十七卷四页云:云何慧依处?谓慧为依处,于正加行异生地中,正修善法,为因缘故;能无放逸...谓灵妙不可思议之效验。又作灵应、灵感、威验。略称验。即祈求诸佛菩萨,或由于受持读诵经典,而获得不可思议之证验...(术语)谓绝对不二之一乘法。成佛之道虽多而结局唯归入于一道路者也。谓其终局成佛之一道。...(名数)与四部众同。僧是众义,不问出家在家凡多人集合皆曰僧。...【不显了义能决了】 p0339 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不显了义能决了者:一切疑惑,皆能断故。...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露地然火戒五十七。凡火性焚炽,事变无恒,容有延烧,不可不禁。又然火相聚,多着...(术语)以大日为主,自余佛菩萨为伴,该收一处之曼荼罗也。大日经疏曰:夫漫陀罗者,名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还会想家亲眷属,说明你这个厌离娑婆这个厌离就没有做到。你又怕阿弥陀佛来,来了接自己走可不是死...经常有许多企业家问我:「师父,慈济团体如此庞大,您是如何管理的?」我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不懂企业,我只是很诚...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土的介绍,衬托出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思议,摄受有情净土。其次...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骂表达。比如:天这么冷,为什么不穿衣服?为何公司这次升迁没有...
1.晨钟偈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2.戒定真香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穴或是高空之处,我们都会在混乱中,而当拥有正见时,心就能完...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今我等日用之...
一、前言 佛说的法门,有的侧重现法乐、有的侧重后世乐。而准提咒则是以实现现法乐为主。印顺法师在药师经讲记中提...
尽苦道
【佛光大辞典】
上篇:尽苦 | 下篇:尽净虚融 |
即以西夏语翻译之大藏经。又称西夏大藏经、西夏语大藏经。主要以汉译及西藏译佛典为原本。西夏初主元昊自宋乞得大藏...
大乘心
涅槃乐
信等心所何受何应
圆顿教
慧依处
灵验
毕竟成佛道路
四部僧
不显了义能决了
露地然火戒制意
都会坛曼荼罗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相信阿弥陀佛是唯一的救助力量
谁改变了董事长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佛教常用赞偈
训练心

忏悔业障,发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