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灵妙不可思议之效验。又作灵应、灵感、威验。略称验。即祈求诸佛菩萨,或由于受持读诵经典,而获得不可思议之证验。如高僧法显传载,昔时,阿育王于佛所化之宝阶上起精舍,精舍后立石柱,柱上作狮子。有外道论师与一沙门互诤住处,沙门理屈,于是共立誓言谓,若是沙门住处,当有验。其时柱头狮子乃大鸣吼而显现灵验,外道遂屈服退却。其他各种显密经典中亦常见佛菩萨或金刚等诸尊显现灵验之事迹。大日经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九中):“持金刚者,大力威猛所不敢隐弊,谓此尊有灵验故,所作善事皆成。”此外,集录灵验之书,称为感应传、灵验记。[盂兰盆经疏卷下、景德传灯录卷十八] p694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世第一法应言不退】 p0516 大毗婆沙论五卷三页云:世第一法,当言退不退耶?答:应言不退。虽有此说;应更显示不...(术语)五种杂行之第一。对于读诵正行而言。受持读诵净土三部经以外大小显密之诸经典也。...宋代云门宗僧。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曾参访益州(四川成都)青城山香林院澄远,得其心印,并嗣其法。初住随州双泉,...(饮食)Khādaniya,又作佉陀尼,佉阇尼。译曰嚼食。可咬嚼而食者。有五种,为时药之一分。百一羯磨五曰:时药者,...法相宗所立三类境之一。谓依第六意识之妄想分别,浮现实我实法之相,此相非有实体,仅为意识之见分(能照知所缘对境...1、佛十号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来三界垂化,故名如来。 2、如是不变的、真实的法身;来是随缘的、...亦名:驱出聚落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大比丘,二、先许食,三、不与食,四、恶心驱出,五、...【所显得】 p0738 成唯识论十卷五页云: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由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梵名 Jātakamālā。凡十六卷。印度圣勇(梵 ārya-?ūra)菩萨等造,北宋绍德、慧询等译。又称本生鬘论、本生鬘。...(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愿国土之严饰者。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自地已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即供养僧众斋食之施主。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其形状为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钵的材料,如铁...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会受到鬼神的骚扰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人和受了三皈五戒的人...龙树菩萨在其《听闻集》中写道: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 何为多闻能知法? 一是广学多闻...总有一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让我们感动。而那些发生的残疾人身上的故事,因为特别,我们不一定都能看得懂。但只要用...
大智度论问。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若无而妄见者。何不见声闻色。若皆...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惯,放得下身段、名闻、利养,都会因此放得下而发觉空间更大,...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出家80年来始终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行化于...
【是故修多罗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修多罗翻契经,就是契合的意思,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
灵验
【佛光大辞典】
上篇:灵岩寺 | 下篇:灵验记 |
(杂语)八部中之龙众与天众也。又龙树天亲之二菩萨也。...
世第一法应言不退
读诵杂行
光祚
珂但尼
独影境
如来
驱他出聚戒犯缘
所显得
菩萨本生鬘论
国土严饰愿
斋主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听闻正法的功德利益
爱的表达有时不用语言

境随情起,识逐缘生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