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与四部众同。僧是众义,不问出家在家凡多人集合皆曰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为法见】 p1064 瑜伽九十二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无为法见?谓卽于彼谛所依处,已得二种谛善巧者,由此善巧增上...“承露盘”之略称。即塔之平头上所立之轮盘形建筑物。又作盘盖、轮台、相轮、露槃。于日本,以塔顶空轮之基部,称为...受持具足戒之后的年数。...乃指众生不能避免之七件事,即:生、老、病、死、罪报、福报(既有善业,则善道之乐果不可避)、因缘(如是因感如是...【忍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p0710 瑜伽七十五卷六页云:复次忍波罗蜜多十清净中,当知略有二种清净。谓前九种,名...三藏法数云十住者: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犹言“骑牛觅牛”。比喻凡夫不见自心之佛性而向外觅求,犹如骑驴觅驴,不知自己座下即为所求之驴。[从容录第五十七...亦名:与欲自恣、受自恣欲文 子题:四分律自恣开欲不同他部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作羯磨者,索欲问和。其欲法云:...(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译。佛为善作长者说东方八佛之名号功德。...又作非常观。观法之一种。观一切万物之变化无有常法,称为无常观。此观法乃入佛门第一要门,古来先圣多以此为发菩提...谓以随顺风向而吹火之便易,比喻教导学人时,应察其根机之所向而用相应之方法。碧岩录第二十六则(大四八·一六七中...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先修四加行 你说求上师、求灌顶,受这个灌顶、那个灌顶,我给大家略略说密宗次第。如果你想受灌顶,没有先修四加行...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念当中以般若的空慧把世间的五欲六尘、种种的劳作都撇得干净把...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它们两个是汉贼不两立的,所以古人有一句话,一念不生全体现,...
一、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盖念佛之人,未得其诀耳。 二、教念佛而使...
法会结束,回西安的路上真是精疲力尽,虽然不及师父操心多,但也是跑了一两天,且事无巨细,样样都得打理,平时懒散...
出家修行这条路,发心确立深远目标非常重要。这个目标就是开悟、解脱生死。我们根器差、业障重,修行之路不妨慢慢走...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 ...
为了随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讳、礼仪,中国佛教僧人的称谓也很复杂。 法名: 从出家那天开始,剃度师父就给你取法名,...
四部僧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四部经 | 下篇:四处六会 |
【生无性】 唯识宗所立三无性之一。又作生无自性性,生为缘生之义。即一切诸法,由于仗因托缘而生起,谓之依他起性...
无为法见
露盘
年戒
七不可避
忍波罗蜜多十种清净
十住位
骑驴觅驴
自恣开与欲
八部佛名经
无常观
因风吹火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梦参老和尚略说密宗次第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念佛人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

学佛之后得重报转轻报

淡泊宁静,安住道法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