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露地然火戒五十七。凡火性焚炽,事变无恒,容有延烧,不可不禁。又然火相聚,多着世话,废业自轻,何得不制?”行宗记释云:“制意有二,初为防失。延烧谓旁延他处。又下,次恐废业。”(戒疏记卷一五·一七·二)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流派)以人之髅骨为鬘而悬于头之外道也。慈恩传四曰:离系外道,髅鬘外道,(中略)髅鬘之类,以髅骨为鬘,装头挂...凡二十卷。宋代子璇撰。又称起信论笔削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为圭峰宗密起信论注疏之注疏本。所释详细,颇...子题:毗尼、律、尸罗、戒、波罗提木叉、处处解脱、犯不犯轻重等法、不律仪、解脱、恶律仪、恶戒、受恶戒 行事钞·...【本地分十七地】 这是《瑜伽师地论》全书五分中的第一分,‘本地分’。本地分是《瑜伽师地论》前五十卷的内容,此...(术语)谓大乘行位中小信之菩萨。璎珞本业经下曰: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譬喻)稗似禾之谷而非者,稊者似稗而杂生于地之秽草也,以譬比丘之不德。四分律六十曰:佛告诸比丘:应审定问彼人...乃指十事不合律制。又作十非事、十事、十净。佛陀入灭后百年,跋阇子(巴 Vajjiputtaka)主张“十事”可行,为合法...(术语)横受王法之害。九横之一。药师经曰:横被王法之所诛戮。灌顶经十二曰:横遭县官。...又名正遍知,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为佛十号之一。...系天台宗修习止观所立十法界之一。如维摩诘经所说,以邪相入于正相,即对诸外道之妄见不起动摇而观行三十七道品,视...禅宗自印度之菩提达摩东来中土后,衣钵相传凡六世,即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僧伽吒经...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身份,而我等乃是生死业力凡夫,身心所感诸事不顺,苦恼不已。...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自工作的,家庭的的压力让你焦头烂额,以致于都快喘不过气来,...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假使生存而没...
做为一个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就是佛教讲的正知、正念。 第一是要知道人身难得, 就是我们得到这个人身非...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生中成为亲友的,因缘散了以后,这种关系就消失了。 其实佛教...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慌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了多年的鬼,富得钱都花不完。 于是小鬼就向大鬼请教,怎样才能...
问: 师父,您刚才告诉我们当下一念,我们也知道当下一念是修行法门。我们有点执着,因为如少水鱼,当生开悟不是很...
露地然火戒制意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露地敷僧物戒开缘 | 下篇:露地然火戒犯缘 |
(术语)又云未到定。上界八地各有根本定与近分定,断欲界修惑所发之禅定,为初禅之根本定,乃至断无所有处修惑所得...
髅鬘外道
大乘起信论笔削记
戒之名义
本地分十七地
名字菩萨
稗稊
十事非法
官难
正遍智
诸见法界
东土六祖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十六个方法缓解你的压力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修行人每天有几件事不能忘记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穷小鬼与富大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