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avidyā-sajyojana。为九结之一。无明能系缚人,使之轮回三界而无法出离,故称结。辩中边论卷上(大三一·四六六下):“无明结能障身见事遍知,由此不知诸取蕴故。”(参阅“九结”148) p509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智波罗蜜多】 p1153 如四菩萨行中说。 二解 瑜伽七十八卷八页云:若诸菩萨、于菩萨藏,已能闻缘善修习故;能发静...乃佛藏经中所列之譬喻,系譬喻佛陀说无生无灭法以令人信解,其事甚为希有。诸经论列举之譬喻有若干事例,“一唾消世...(地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隔伽耶城东南七里许,以佛于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为优楼频螺迦叶之生地而有名。优楼频螺...(故事)佛曰阿难具足八法持十二部经: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质直。三身无病苦。四常勤精进。五具足念心。六心无憍慢。...亦名:四独戒独渡水犯缘、独渡水犯缘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独渡河,四缘:一、是河水。四分云,独不能渡,不云深...【有过去行有未来行】 p0558 瑜伽五十二卷四页云:问:如世尊言:有过去行。于彼行中,我具多闻圣弟子众,无顾...(经名)有人名鹦鹉摩牢兜罗。佛尝于此家乞食,为说法,谓之佛说鹦鹉经。一卷,宋求那跋陀罗译。...(杂语)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续高僧传(智者传)曰:时过三载方遂素怀。...谓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历经四处十六会三十万颂之讲说始告完成。略作四处六会。四处,指王舍城之鹫峰山(灵鹫山...念自己心中的佛的意思。人们的心性周遍法界,本来是清净之佛体,但为无明所覆盖,不能显现,不显现所以才与弥陀相隔...【大梵】 经音义,梵迦夷,此言净身。初禅梵天,净名疏云:梵是西音,此云离欲,或云净行。法华疏云:除下地系...(嘉兴藏流通本)...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公婆都很老了。婆婆又患了老人痴呆症,很难伺候,一天到晚唠...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这个前生后世生命的轮转过程,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这个周...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所以古人常说,千念万念,为的就是要达...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常常让人感到累得慌。那么这些繁杂的知识中有...
雪窦寺寺训:俭勤诚公 今夜召集诸位职事茶话,特拈四字勉各位身体力行。学校有校训,寺亦有寺训,今以四字作为寺训...使用布袋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倡步行,骑单车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不...
一壮小伙牵了一价值百万的纯种藏獒出来遛弯。逢人便炫耀狗好,人要是没个四五百斤力量的拽都拽不住。 这时候看路边...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一、多欲为苦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死死生,受著无穷...
无明结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明父 | 下篇:无明藏 |
(术语)无明违一法界之理而隔能所曰别见。真言宗所言无始之间隔是也。别教之菩萨入初地始断其一分。四教仪集注下曰...
智波罗蜜多
一唾消世界火
优楼频螺聚落
阿难八法
尼四独戒独渡水犯缘
有过去行有未来行
鹦鹉经
素怀
四处十六会
即心念佛
大梵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51条做人之道

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随手环保100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