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历经四处十六会三十万颂之讲说始告完成。略作四处六会。四处,指王舍城之鹫峰山(灵鹫山)、舍卫国之给孤独园(祇园精舍)、他化自在天宫、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鹭池畔。十六会,又称般若十六会、十六分。第一会,说于鹫峰山,有四百卷;第二会至第六会,亦说于鹫峰山,陆续说至第五七三卷;第七、八、九等会,则说于给孤独园,自五七四卷说至五七七卷;第十会,说于他化自在天宫,仅说第五七八卷;第十一会至第十四会,则说于给孤独园,自第五七九卷说至五九○卷;第十五会,说于鹫峰山,乃说第五九一卷至五九二卷;第十六会,说于白鹭池畔,自第五九三卷说至六百卷。兹列表说明十六会之会次、卷数、品数、颂数、经名等项。(参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839) p176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能生四种法身(自性法身、受用身、变化法身、等流法身)、四种曼荼罗(大曼荼罗、三昧...梵名 Pravara-deva-rāja-pariprcchā。凡七卷。陈代月婆首那译于天嘉六年(565)。又称胜天王经、胜天王问般若经、...全一卷。又作陈尊宿语录。唐代僧道明(780~877)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六。收录上堂对机、勘看经僧...【正等持迹】 p0503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四、正等持迹。谓能持慧蕴解脱解脱智见蕴法义,故名迹。若未生未证者,令生...(术语)显识论二种识之一。阿梨耶识之异名。阿梨耶识含藏一切善恶之种子,能显现一切之境界,故名显识。见显识论,...优钵罗,梵名 Utpalaka。八大龙王之一。又作沤钵罗龙王、优波陀龙王。意译作青莲花龙王、黛色莲花龙王。以其居于青...【堕有六种】 p1339 如堕法处色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五十二卷十五页云:诸结堕欲界,彼结在欲界耶?乃至广说。此...【无垢识】 p1056 成唯识论三卷九页云:此第八识,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术语)有佛性,依之而发大行,感佛果,谓之行佛性,虽有佛性,但具其理,无起行之用,谓之理佛性。是法相宗所立。...【戒禁取见】 十种烦恼之一,五见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认为受持牛、狗、鸡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这是非因计因...(一)佛陀有雁王之称,故佛门又称雁门。 (二)(476~?)即昙鸾。又作昙峦。我国北魏净土教念佛门高僧。日本尊之为净...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慧明对佛很虔诚,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却遭到了丈夫的抵制,说你咋信佛我不管,但别打算让我也和你一样,我...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母前换班念佛。何以故。以彼等平常若不念佛,到汝母临去时,也...
我学佛20多年了,从1993年的下半年开始,基本上是全身心地学习佛法,之前也有一个不断接触的过程。1989年的秋天,一...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在一个靠海的山洞里,一个老和尚正在盘膝打坐。他突然听到了几声哭泣,声音好像来自山脚下的海...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的人生观。现在一般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把今生看得太重要。他不...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个妃子,人称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并且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由于她...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
四处十六会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第一偈 | 下篇:四处立塔 |
(术语)南方之异名也。此以胎藏界五佛中,南方之佛名开敷华王如来,又曰沙罗树王华如来故也。...
六大能生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睦州道明禅师语录
正等持迹
显识
优钵罗龙王
堕有六种
无垢识
行佛性
戒禁取见
雁门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感化那些没有佛缘的人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明影法师的的学修经历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戒,不要拘泥于戒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