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佛藏经中所列之譬喻,系譬喻佛陀说无生无灭法以令人信解,其事甚为希有。诸经论列举之譬喻有若干事例,“一唾消世界火”即其中之一。佛藏经卷上(大一五·七八三上):“譬如有人嚼咽须弥,能令消尽,飞行虚空,不以为患(中略)。譬如有人以石为,从海此岸度至彼岸(中略)。譬如有人负四天下及诸须弥山河草木,以蚊脚为梯,登至梵天(中略)。譬如劫尽大火烧时,人以一唾能灭此火,又以一吹还成世界及诸天宫。”盖喻佛陀说无生无灭法能令人信解,此事之希有,有倍于上述诸奇特事例。 p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有性阐提。阐提,原指断除善根、永不得成佛之根机。大悲阐提则谓大悲菩萨起大悲心,怜悯一切众生,发愿度尽众生...(杂名)即佛经。出天竺国。故曰竺经。李洞诗曰:若遇多吟友,何妨看竺经。...(术语)法相宗之用语,随佛菩萨之本意而明其实义,谓之真实理门。随转他之机情而为方便之说,谓之随转理门。以此二...为四种心之一。又作虑知心、虑知缘虑心。即攀缘境界,思虑事物之心,指眼、耳乃至阿赖耶等八种之心识。[摩诃止观卷...上来戒定慧三学,总称三无漏学。此三无漏学,为如来立教之大要。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一不可缺...亦名:袈裟重着、重着三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三千威仪经,不着泥洹僧,不得着僧祇支。如是重重,乃至最上着僧...(术语)一、生观,观缘无无明生行,缘行生识,乃至缘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也。是为流转门。二、灭观。观无明灭则...(术语)离修证情念之无为真人也。台家称所谓无作性德之人。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术语)天台之目,对于性恶之称。菩萨界已下九界造作之恶,名为修恶。其恶为真如之性德,名为性恶。谓性为纯真无妄...梵语 rudrāksa。又作乌嚧咤罗迦叉。意译作天目珠,或金刚子。学名 Elaeocarpus ganitrus。以其核似大自在天之眼珠...(物名)冥土记人间罪福之金铁帐簿也。十王经注曰:二童子以亡人罪福诸业录金铁札奉见阎王也。...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假、中三观。在日常生活的操作当中,我们遇到一件事情要抉择...1、永远都要记住学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是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这个方向永远不能忘记和改变...问: 请开示:作为佛教徒、学佛者,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金融、经济危机的时代,目前全...
和许多人一样,我每天都要诵《大悲咒》,遇到不顺心的事,会诵《大悲咒》祈求观世音菩萨的加持,遇到怖畏厄难的事,...某天,有个年轻人哭泣不止地来到佛陀面前。佛陀问他:年轻人,怎么回事? 他说:我父亲昨天去世了! 佛陀说:那能怎...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得清净,必须作到随犯、随忏、随净。错了之后,马上就要忏悔...《大乘方便经》上卷中,载有一则和黑王因母亲生病而受佛感化的故事。 以前有个原始的国家,国王名叫和黑。当时,这...
一唾消世界火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喝万机罢三朝两耳聋 | 下篇:九界 |
【生与起差别】 p0479 俱舍论二十二卷九页云:何法名生?何法名起?界趣生等,品类差别,自体出现,说名为生。若无...
大悲阐提
竺经
随转理门
缘虑心
三无漏学
三衣重着
生灭二观
无修无证
修恶
呜噜捺啰叉
铁札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印光大师:药师法门仪轨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学佛修行的11大禁忌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

《大悲咒》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石头与奶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