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禅林用语。蒙憧,又作蒙瞳、懵憧,谓事理不分,是非曲直不别;三百担,谓背负极重。以比喻业识茫茫而极其痴钝闇昧。...天上的宫殿。凡所处的地方,有随心享乐的环境,皆可喻之为天堂。遗教经云: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异类)又作阿防。狱卒名。译曰不群。五苦章句经曰: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刚铁钗。五分律...为密教文书记载法之一种。即取二字或三字之一部分,合成为一字之方法。如以灌顶二字为例,取灌与顶二字之部首或偏旁...传戒是设立法坛,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传授戒法的一种宗教仪式,亦称开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说是受戒、纳戒或进...指天台宗。天台宗主张一乘实相之圆顿教法,故该宗被称为一实圆宗。 p76...藏语之音译,意为天降节。为西藏佛教节日。传说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乃释尊在三十三天为生母说法后返回人间之期,...【事究竟作意修】 p0801 显扬十六卷一页云:四、事究竟作意修。谓思惟诸法,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界名)极乐世界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术语)般若经中有浅深二说,于声闻与初心之菩萨共通说其浅义,是曰共般若,单对上位之菩萨,说其深义,是曰不共般...(书名)十二卷,优波底沙罗汉造,萧梁僧伽婆罗译。有十二品。说出离解脱之要道者。作者为巴利佛教传灯祖之一人。此...(印光大师校印本)...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有一天,佛陀走出王舍城,到多根树村。村中有一个妇人名叫藏喜,她看见佛陀远远地走来,身影散发也如同太阳般的光芒...有一天,印光大师收到一位周颂尧居士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下到佛陀的住处,祈请佛及憎众,接受他洗浴的供养,佛陀默然...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经,诵《金刚经》,天天不断,永远如是,这叫功力。你乃至于诵...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种说法也多起来了。 有人认为,老话说:七不出,八不归。因此...安南曾是一名普通律师。刚入行时,他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为此,他除了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外,还用心学习了一系列的时...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但是受八关斋戒,为什么要定在六斋日这个时间呢?关...一:为人们多多少少做了一点好事,自己失去了很多,也无所谓。因为我们造的是好因,自得好果。 二:离别过方知道相...
大梵
【翻译名义集】
【大梵】经音义,梵迦夷,此言净身。初禅梵天,净名疏云:梵是西音,此云离欲,或云净行。法华疏云: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故名离欲,亦称高净。净名疏云:梵王是娑婆世界主,住初禅中间,即中间禅也,在初禅二禅两楹之中。毗昙云:二禅已上,无言语法故,不立王法。璎珞:禅禅皆有梵王,今谓但加修无量心,报胜为王,无统御也。初禅有觉观言语,则有主领,故作世主。次第禅门云,佛于仁王经说十八梵,亦应有民主之异。又云:四禅中有大静王,而佛于三藏中,但说初禅有大梵天王者,以初禅内有觉观心,则有语言法,主领下地众生为便。证真云:劫初成时,梵王先生,独住一劫,未有梵侣。后起念云:愿诸有情,来生此处。作是念已,梵子即生。外道不测,便执梵王是常,梵子无常。
上篇:婆舍跋提 | 下篇:梵富楼 |
中般涅槃补特伽罗者,谓生结已断起结未断,或中有才起,即便圣道现前得尽苦际,或中有起已,为趣生有才起思惟,即便...
蒙憧三百担
天堂
阿傍
合字法
传戒
一实圆宗
拉巴堆钦
事究竟作意修
十万亿佛土
共般若
解脱道论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种小因得大果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还要遭受横死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数十年只念大悲咒,临终得观音菩萨接引

七不出八不归,你误解了多少年
学会放松,是成功路上关键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