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天台宗。天台宗主张一乘实相之圆顿教法,故该宗被称为一实圆宗。 p7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声闻缘觉行人虽然已经证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但是因为还有三事的残余,所以不是真正的无余,三余者,烦恼余、业余、果...【引发分别】 p0377 如八种分别能生淫贪中说。 二解 如虚妄分别八种中说。 三解 显扬七卷十三页云:引发分别者:谓...(譬喻)戒律优胜譬之于虎。释氏要览中曰:隋高僧法愿,大明律藏,词辨高亮。彭亨难敌,号律虎。...(杂名)浴室,僧堂,西净(厕处)之三处,不许语笑,总谓之三默堂。见象器笺一。...【遍计所执自性真实相】 p1126 辩中边论中卷二页云:于一切法补特伽罗所有增益及损减见,若知此故,彼便不转,是遍...亦名:出家弟子一心行道勿念衣食 子题:法行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故佛藏经言,当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所...乃指日僧觉鍐所传之五轮九字曼荼罗。五字轮与九字明合而为十四轮,故称二七。五轮九字明秘密释(大七九·一一上):...(杂语)又作万陀,满拏。曼陀罗之略。又曼陀罗华之略。...(杂名)梁释宝志之碑也。在邹平醴泉寺。行书。碑阴有志公像。指月录曰:宝志禅师:金陵东阳民朱氏之妇,上已日闻儿...(名数)色等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故曰六衰,犹言六贼也。法华文句四曰:普曜经曰:无五趣五阴六衰,则是泥洹。同...南山道宣,是四分律宗的祖师,他住在终南山的纻麻兰若,故号为南山大师。...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现代人欲了生脱死、解脱成佛,则必须依于佛言祖语作为起修、实践的参照坐标,反之就会南辕北辙,永远难有成就的一天...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知足感恩当中来修。 不管出家在家,有时候我们为别人去付出...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涨潮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假如世人都没...
农历正月廿一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圆寂日。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国土板荡、风雨飘摇的时代。但即...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得守孝三年么?孔子反问说:不这么做,你安心么?宰我说:安心...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诚心。确实这是往生的先决前提。至诚心,我们业力凡夫也是可以...战国时代,楚王命令大臣北宫奢铸造一座大铜钟。好的铜钟必定要用七宝合成,敲起来声音才会悠远宏亮。制作铜钟的成本...酒被喝下去,一分钟直接扩散至胃壁内,至达脑部。酒精是有毒的,饮用过多会引起身体对毒素的初级反应呕吐。当胃中充...
一实圆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实无相 | 下篇:一实圆乘 |
禅林用语。又作抹挞、抹搭。有三义,即:(一)睡眼惺忪之状。(二)变心之意。(三)憨痴、无分晓、狼藉等之意。景德传灯...
三余
引发分别
律虎
三默堂
遍计所执自性真实相
一心行道勿念衣食
二七曼荼罗
曼陀
志公碑
六衰
南山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及行持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流水有心终汇海——蕅益大师略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