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在中印度摩揭陀国隔伽耶城东南七里许,以佛于此地作苦行而有名。又以为优楼频螺迦叶之生地而有名。优楼频螺说见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Utkuṭuka,又作嗢俱吒。译曰蹲踞。两足蹈地,竖两膝。凡向人谢罪,向大众申礼等作之。南海寄归传三曰:嗢...【真实义相无二所显】 p0920 瑜伽三十六卷十页云:又安立此真实义相,当知卽是无二所显。所言二者,谓有非有。...(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东方最胜灯王如来助护持世间神咒经之异译。...【受支差别】 p0728 瑜伽九卷二十页云:乐受云何?谓顺乐诸根境界为缘所生适悦受受所摄。苦受云何?谓顺苦二为...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乃至意触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诸善,思作杂染,思作分位差别,又即此思除受及...(杂语)法会佛事等式终了后,各归于寮舍也。...梵名 ājāta-kaundinya,巴利名 Aa-kondaa。又作阿若憍陈如、阿若多憍陈如、阿惹憍陈如、阿惹憍邻、阿若拘邻、阿若...(术语)往生极乐之三辈中,上辈生者之化生为七宝池中七宝之大莲华。...(术语)心为集起之义。意为思量之义。识为了别之义。唯识论于其名虽许互通,然其实体各别,如其次第配之于第八识与...佛教传入东南亚地区,除阿育王时须那与郁多罗往金地传教之说外,据出土古物、遗址,最早的地区应在今日下缅甸之卑谬...【四分三境】 具足称‘四分三类境’,四分,即识体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的特点都要靠自力:持戒得禅定,开智慧破烦恼贼,见惑、思惑一...有一位经理非常能干,又善于领导人,就是脾气太大了,容易得罪人。这个经理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可是江山易改,本性...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佛智慧、妙觉本体。我们又该如何修习、契入这个法门呢? 耳根...【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传心】 见以心传心条。 【传戒】 传授戒法。 【传灯】 传法...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念暂息,细念犹存,便谓相应,错谬非小。既居凡地,未能绝虑忘...
优楼频螺聚落
【佛学大辞典】
上篇:供养第一 | 下篇:优昙 |
(界名)下品之秽土也。见迦才净土论上。...
嗢屈竹迦
真实义相无二所显
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
受支差别
六思身
退座
居伦
上品莲台
心意识
东南亚佛教
四分三境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容易发怒

法布施的功德无量无边
透过声音使心灵稳定下来
佛学常见辞汇(十三画)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