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5)明代曹洞宗僧。南昌(江西)进贤人,俗姓黄。字大千,号幻休,世称幻休常润禅师。幼入伏牛山礼坦然平出家,越三载而质疑未决,遂南游径山,参谒万松林,复参礼大方莲,不得所契,闻小山宗书之法道异于诸方,遂往宗镜庵参谒之,得嗣其法。宗书示寂后,应众之请,于神宗万历二年(1574)继席少林,力荷大法,以道自任,入室者二百七十人。于万历十三年四月示寂,世寿不详。[五灯会元续略卷一、五灯全书卷六十一、续灯正统卷三十七] p453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念为定依】 p0803 瑜伽六十八卷三页云:由所依者:四因缘故,念于此定,能作所依。一、系所缘故。谓于四念住...额头上部之发根处,称为发际。佛三十二相中之广长舌相,即有舌端可至发际之说。离垢施女经(大一二·九○下):“广...梵名 Ghosa,巴利名 Ghosa。又作瞿沙、惧沙、巨沙。为印度佛教说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一。北印度都货逻国(梵 Tukhā...又作十使、十见、十大惑。即十种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见等六随眠中,分见随眠为五见,即有身见、边执见、...(术语)比丘夏居竟,增一法腊,谓之受岁。...【行胜义】 p0608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行胜义、谓圣道。胜为义故。...(名数)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此三者为远离三界贪爱之一具禅定也。...《妄尽还源观》,全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一卷,是法藏晚年写的一部贤首宗的观法著作。据他说是备寻三藏教典...梵语 jīvasajjā。亦即抱存“具有生命的个体(jīva)”之想法。盖一般认为,个体即灵魂或人格主体之意,然在佛教...【大乘五蕴论】 印度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全一卷。本书著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胜出世间善根所起】 p1105 佛地经论一卷十一页云:如是净土方所圆满,既超三界异熟果地;如涅槃等;应无有因。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龙藏本)...
在人生最底层也不要放弃飞翔的梦想 我的人生几乎是从最底层出发的。我生长在一个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古时候,伊拉克有位国王,叫阿尔马蒙,他有匹千里马。一次,一个叫奥玛的商人路过巴格达,他看到阿尔马蒙的马,羡慕...
问: 我是初学者,请问念佛时打坐好吗? 大安法师答: 可以。念佛,行走坐卧都能念,尤其要重视经行念。因为我们现...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说它的空是对立的。所以从大乘的...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领导一个兵强马壮的国家,在印度的十六小国当中它是非常强...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从知道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开始。所谓好习惯,包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应对...
有些人信佛,但是并不常常念佛。有些人信佛,平常不念佛,到了临急濒危才呼喊佛号。俗语所谓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意有障碍的事。违缘也可以说是一种逆境、一种挫折。 我们生存...
常润
【佛光大辞典】
上篇:常乐我净 | 下篇:常醉天 |
(一)饿鬼名。又称焰口、面然。其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前悭吝之故,遂有此一果报。曾于阿难入定中显现,...
念为定依
发际
妙音
十随眠
受岁
行胜义
八胜处
妄尽还源观
寿者相
大乘五蕴论
胜出世间善根所起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三十岁后始觉悟
盗马贼的醒悟

念佛时打坐好吗

小乘跟大乘空义的差别

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
圣严法师《如何改掉坏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