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观无量寿经之念佛为宗(念佛三昧)与观佛为宗(观佛三昧)。此系我国净土宗高僧善导所判立之“一经两宗”,即以观无量寿经一经为本据之宗派又大别为念佛与观佛之两宗。念佛为宗乃观无量寿经之显义,即奉行释迦教,藉“回向愿求”而欣求往生化土之宗;观佛为宗则系观无量寿经之隐义,即奉行弥陀教,藉“回向愿生”而期愿往生报土之宗。[观无量寿佛经疏玄义分(善导)] p322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vijāna-āhāra,巴利语 viāna-āhāra。四食之一。指认识作用。以精神为主体而保持生存状态者,称为识食。...(572~621)又称厩户皇子、丰聪耳命、上宫太子、圣王。乃日本用明天皇第二皇子。天资聪明,为推古天皇之摄政。于儒...全一卷。又作授五戒八戒文。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一般于受戒之际朗诵本文。内容分为八戒文、五戒文两部分。(一)八戒...(譬喻)智犹如目。玄义二曰:智为行本。因于智目起于行足。目足及境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同四曰:智目行足...(仪式)寺为三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祇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劣三修之一。谓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但观诸法悉为苦,称为非乐修。其他劣二修为无常修、无我修。(...(故事)供金铃于佛塔,则世世得好音声,呗比丘是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声驻军马,由与铃供。...【行苦性】 p0606 瑜伽六十六卷一页云:复次如佛世尊说三苦性,此中云何为行苦性?谓后有业烦恼所生诸行,于彼...(菩萨)具云一切佛眼大金刚吉祥一切佛母,略云佛眼部母,又云佛眼佛母,更略云佛眼尊,又云佛母身、佛母尊。密教所...【哀愍自性】 p0880 瑜伽四十七卷一页云:应知此中哀愍自性、略有二种。一、在意乐,二、在正行。在意乐者:谓...(术语)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一壮小伙牵了一价值百万的纯种藏獒出来遛弯。逢人便炫耀狗好,人要是没个四五百斤力量的拽都拽不住。 这时候看路边...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一、多欲为苦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死死生,受著无穷...第一讲 三皈五戒 念佛常识 我常想假定全世界人人能受三皈,持五戒,再老实念佛。立时即可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把这...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德。何为五德:忠、仁、诚、节、勇。 一者忠:忠于国家,忠于...第一条,叫富而不污。 污者,浊而染。拥有了大量金钱的同时,不被铜臭所染、不让心蒙尘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太多的...
第一个慈心。这个慈心,先发一个减少别人的负担,减少负担让他生欢喜心。你感觉你说的法,能使他生欢喜心,这就叫慈...
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切莫误解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
念观两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念觉支 | 下篇:忿 |
禅宗公案名。又称台山婆子。赵州从谂以“勘破婆子”之语,显示随处作主之意。联灯会要卷六(卍续一三六·二六七下)...
识食
圣德太子
受五戒八戒文
智目
寺内葬
非乐修
铃供
行苦性
佛眼尊
哀愍自性
随方毗尼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真正有实力的人何须炫耀
知足第一富
律航法师《念佛入门白话解》

世间五德,难能可贵
「富裕」的三条家规

慈悲喜舍,我们平时可以这样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