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三摩地所行影像】 p0209 无性释四卷七页云:三摩地者:是能令心住一境性,心法为体。此所缘境,说名所行。本境、...【不相离摄】 p0324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不相离摄者:谓诸蕴等,由一法摄一切蕴等。以彼眷属,不相离故。 二解 如十...(术语)二光之一。常备于佛身之光明谓之常光,应缘而大放光谓之现起光。...(402~444)北魏僧。冯翊万年人,俗姓魏,名灵育。年十二(413)入中常山,坚求出家,改名玄高。专究禅律,为山僧...【已得意补特伽罗】 p0229 瑜伽九十卷十一页云:已得意者:复有二种。一、已见谛。已得有学心解脱意。二、阿罗汉。...有部及法相宗等所列五位法中之心法。相对“心所”而言,六识或八识之识体自身称为心王。意为精神作用之主体。说一切...(术语)Dāna,又作陀那。译曰施。陀那钵底Dānap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为檀那或檀越。慧琳音义上曰:檀,具云...Tianhaizang 由德川家光发起,日本僧正天海主持,于1637~1648年在东睿山宽永寺雕造(一说为完成于1651年),又...亦名:七日药四法、受七日药法 子题:热病因缘、能授七日药人四法、净人授七日药四法、所受七日药人有二、比丘受七...【为事】 p117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为事者:作所缘故。...【六处差别】 p0303 瑜伽九卷十九页云:眼处云何?谓眼识所依净色。由此于色,已见、现见、当见。如眼处,如是乃至...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人世间最无私的就是父母的爱,人世间最难以报答的就是父母的恩,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人来到...
有几位学生,见了我说道:师父,我们急切地希望学得快些、多学一些。随后又调皮地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今...
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有十种业障缠缚。具体讲就是:无惭、无愧、嫉妒、悭贪、悔、睡眠、掉举、昏沉、嗔、覆。 无惭 就...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有所闻。 男女色欲,本是凡夫众生多生多劫的习性,若是谁个...
一个学佛行人,得要有一个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里要孝养父母,兄弟姊妹要有亲情,恭敬,朋友之间也是有一些道义上的...问: 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年,他自己感觉工作只用不到一半时间精力就能完成,才能不能全...
佛教里有句常用的话:佛道未成,先结人缘。就是说,还没有成佛之前,要先把人缘结好了。为什么呢?佛法讲,如果你成...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就是唱《炉香赞》就行了,炉香乍熱,后边呢,就是《开经偈》,...
哀愍自性
【法相辞典】
【哀愍自性】 p0880 瑜伽四十七卷一页云:应知此中哀愍自性、略有二种。一、在意乐,二、在正行。在意乐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利益意乐,安乐意乐。是名哀愍。在正行者: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如所意乐,随力随能,身语饶益。是名哀愍。
上篇:后法过患 | 下篇:甚深殊胜 |
(书名)一卷,日本曹洞宗莹山着。详细记述坐禅之规范要旨,为曹洞宗勘要之书也。...
三摩地所行影像
不相离摄
现起光
玄高
已得意补特伽罗
心王
檀那
天海藏
七日药受法
为事
六处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知行合一最实际

现代众生的十种业障缠缚
生死轮回淫为首

对众生要有仁爱慈悲之心
如何解决人到中年的困惑

佛道未成,先结人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