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vijñāna-āhāra,巴利语 viññāna-āhāra。四食之一。指认识作用。以精神为主体而保持生存状态者,称为识食。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大二·六五六下):“彼云何为识食?所念识者,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名为识食。”[杂阿含经卷十五、长阿含卷八众集经、俱舍论卷十、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p670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迦留陀夷在姑前与儿妇耳语说法。因姑讥问,比丘举...梵名 ārya-upāya-pāramitā,译作方便到彼岸。为密教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位列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中央虚空...(人名)唐千福寺怀感,依善导决往生之业,练修三年,逐证念佛三昧。述净土群疑论七卷。见宋高僧传六。...(术语)于情欲之境浸染爱着,贪欲之烦恼也。智度论十七曰:我得涅槃味,不乐处染爱。...凡十卷。略称内典录。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编。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佛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守别解脱律仪】 p0636 显扬七卷一页云:守别解脱律仪者:谓七众尸罗,名别解脱律仪。卽此尸罗众差别故;建立...(术语)比丘受具足戒。要三师七证。三师者:一、戒和尚,正授戒者。二、羯磨师,读表白及羯磨文者。三、教授师,教...在十恶中,属于口所作的四种业,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名数)于眼等之五根,加意根也。据大乘,则第七之末那识名为意根。据小乘,则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此六法有能生六...(名数)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三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昔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后,证得须陀洹果。回到天宫中,即召集天人众,同来赞叹佛法僧三宝的大威德力。在大...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温通的效果。热敷时,应选择洁净的毛巾,在4045摄氏度中的热水...长者子为相好庄严发愿 地藏菩萨在久远不可说劫之前,转生为一位长者子,他见到当时出世的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能够和乐相处的观念,基本原则一共有六个项目,分别是︰身和同住、口...【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德相是什么呢?就是无量功德之相,永...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这种说法正确吗? 大安法师答: 弘扬...
识食
【佛光大辞典】
上篇:识界 | 下篇:识浪 |
【无生智所缘】 p1072 品类足论一卷八页云:无生智何所缘。谓缘一切有为法、及择灭。何故无生智缘一切有为法及择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