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五页云:云何掉举?答:诸心不寂静、不止息、躁动、掉举、心躁动性,是谓掉举。不寂静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掉举自性故。云何心乱?流荡、不住、非一境性,是谓心乱。心散乱等、名虽有异;而体无差别。皆为显了心乱自性故。掉举、心乱、有何差别?答:不寂静相、名掉举。非一境相、名心乱。是谓差别。不寂静相者:谓令心躁动,障碍五支四支定故。非一境相者:谓令心流荡于外色声香味触故。问:掉举、心乱、其相如何?答:如人坐床,一挽令起;掉举亦尔。发动心故。一策令行;心乱亦尔。令心于境、数移转故。又如冷水、从泉眼出,掉举亦尔。令心躁动故。令水出已、流满诸池,心乱亦尔。令心流散故。问:心乱以何为自性?答:以染污三摩地为自性。有作是说:有别心所、名为心乱;非三摩地。评曰:应作是说:前说为善。即三摩地烦恼相应、令心于境、数数移转,名心乱故。掉举、心乱、虽恒相应;然约用增,应作四句。有心名有掉举,非有心乱。谓于一境三摩地极躁动时。有心名有心乱,非有掉举。谓于多境三摩地不极躁动时。有心名有掉举,亦有心乱。谓于多境三摩地极躁动时。有心不名有掉举,亦非有心乱。谓于一境三摩地不极躁动时。大德说曰:若心、名有心乱;亦名有掉举。有心名有掉举;非有心乱。谓于一境三摩地,极躁动时。如行一路,驰走不息。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青原山行思之法嗣,石头希迁。在湖南,其道大振,以对于江西之马祖,时称为江西湖南。无尽灯论上曰:江西与...(人名)雍州新丰(陕西临潼东北)人。十五岁出家,师事昙延。受具后,就洪遵学四分律,涉猎律部者三年。又于昙迁禀...利,为利益之意;生,为众生之略称。利益众生之种种方便善巧,称为利生方便。方便有二种,其一,说方便即般若时,即...【境多非智】 p128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九页云:智多耶?境多耶?答:境多非智。所以者何?智亦境故。谓智唯摄一界...(术语)十恶业之一。旧译曰恶口,以恶诽谤他之言语也。俱舍论十六曰:若以染心,发非爱语,毁誉于他,名粗恶语。...(术语)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之五分法身。戒定慧三者如上。解脱者自慧断惑,解惑之系缚,即...(术语)一夏九旬之安居也。行事钞上之四曰:由夏中坏行义多招讥复重故。文云:自今已去听三月夏安居。...禅林用语。指悟道之禅者,其机用之灵活,甚而可令黄金之光色褪却。达道之人,活用机巧,可呵佛去祖,把住一物,不许...禅林用语。指师家为令学人得悟,而顺应其根机所设之机法。亦即所谓之公案、话头,或棒喝等。禅门之师家常以古则公案...观察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为三种般若之一。...二身之一。即托于父母所生而具足三十二相之佛身。与“法身”相对。又作生身佛、父母生身、肉身、随世间身。又以神通...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所说的话。佛陀圆寂之后,有些弟子们,就忙著造塔、供养舍利。...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这几年所积极提倡的一个观念,我经常在许多对年轻人演讲、谈话的场合中,提到这个观念。 其实...
我现在的心态,是衷心感激这一生中,所有遇到过的法师、长者、大德、善知识、父母妻友。而特别要强调,我昨晚所发觉...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者就是大乘第一弟子;阿弥陀佛发愿:只要你信愿持名,能得到天...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故令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梵志常法,通晓经文多者得为上座。其中有一位梵志(提婆达多...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 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 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 一、...
掉举与心乱差别
【法相辞典】
【掉举与心乱差别】 p1016
上篇:教导有十二种 | 下篇:寂静业 |
(Lyders, Heinrich; 1869~1943)德国之东方学、印度学学者。生于卢比克(Lybeck)。专攻以马鸣为中心之佛教文学史...
湖南
玄琬
利生方便
境多非智
粗恶语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夏安居
真金失色
机关
观照般若
生身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圣严法师《方向感》

沈家桢居士的学佛经过

【推荐】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贪著名闻利养,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