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卷九页云:寂静业者:谓住此法非异生者、一切圣者、所有学无学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又作天众。即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据经典记载,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术语)悉达太子六年苦行之后,知其为徒劳,浴于尼连禅河,受乳糜,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禅坐观念,谓之乐行。或谓苦...意译为首寂。为王舍城一长者名,其子即月光童子。申日尝与不兰迦叶等六师外道共同谋害佛陀,即假意请佛陀来受供养,...虚妄的分别。凡夫不知真如平等之理,于是分别一切事物,因而生起善恶美丑等等差别的妄见。...又作伽蓝十八善神、护伽蓝神、守伽蓝神、寺神。狭义指伽蓝守护神,广义泛指所有拥护佛法之诸天善神。七佛八菩萨所说...(834~919)唐末五代僧。梓州盐亭(位于四川)人,俗姓王。于慧义寺(护圣寺竹林院)出家。曾往南方游历,至道吾圆...(术语)利益之善妙者。谓菩提之利益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安稳成佛道,我等得善利。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闻此经者...(术语)经劫之间人寿一增一减也。俱舍论光记十二曰:增减者,从人寿十岁,增至八万岁,复从八万岁,减至十岁。此一...【迦楼那】 此云悲。净觉记云:悲曰愍伤。观音玄义云:以观性德恶毒,恻怆怜愍,起大悲心,欲拔其苦。悲亦三种...(杂语)Lava,时名。戒疏二下曰:僧祇云:二十弹指为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同行宗记二下曰:罗预是西梵时名,未...【不善清净智】 p0330 显扬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不善清净智,谓有学智。...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
问:发菩提心最胜功德,利他自利,为菩萨行。如诸比丘对佛菩萨,发大誓愿,为是义故,其如宰官当权住世,一切易办;...
古代有一老禅师,夜晚出房门巡夜时,发现墙脚有一把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小弟子违背寺规私自溜出去了。老禅师没有声...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他们认为既然是唯心净土...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八点半,医院来了一位老人,看上去八十多岁,是来给拇指拆线的。他急切地对我说,9点钟他...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错事,肯承认错误,生惭愧心,深信因果,便要痛改前非,不复再犯。改恶行善,罪自...问: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该如何消除? 慧律法师答: 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如果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
乃至十念,一定要谈这种深信切愿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号的,一定是精进办道的,一定是如救头燃的,一定是带着欢喜心...
宇宙间一切万法是因缘所生,今试依《瑜伽师地论有寻有伺地》中对于缘起的甚深义──「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
寂静业
【法相辞典】
【寂静业】 p1017
上篇:掉举与心乱差别 | 下篇:寂静安住心 |
【已知根】 p0228 如三无漏根中说。 二解 成唯识论七卷二十一页云:始从见道最后剎那,乃至金刚喻定,所有信等无漏...
天人
乐行
申日
妄分别
伽蓝神
法真
善利
一增一减
迦楼那
罗预
不善清净智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法门无量,愿为先导,世出世法,无愿不成

宽容是一剂良药

「唯心净土」不是指妄心,而是指妙真如心
真正的爱,在自己心间

改恶行善,罪自消灭
业障和烦恼该如何消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时的信愿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