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七种慢】 p0051 俱舍论十九卷十页云:论曰:且慢随眠,差别有七。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地名)西域国名。相当于现今之乌什。在新疆天山之南麓,疏勒之东北,阿克苏之西。梁高僧传罗什传下谓为龟玆之北界...【根本烦恼】 又作本惑,略称烦恼。为六作心所有法之一,与‘随烦恼’对称。此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其中...【五无堪能处】 p0270 集异门论十三卷六页云:五无堪能处者:云何为五?谓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故思断生命。...【佛说色等十处密意】 p0655 唯识二十论四页云:谓若唯识,似色等现,无别色等;佛不应说有色等处?此教非因;...亦名:诸说戒法篇、说戒法篇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诸说戒法篇第五。……就正宗中第四文也。大分为二。初缘,后法...子题:五条衣、中着衣、七条衣、上衣、大衣、众集时衣、杂碎衣、入王宫聚落衣、中价衣、入众衣、下衣、院内道行杂作...(杂语)没在世俗之中者。谓不能修正道之人也。...(术语)Namo buddhāya,归命于佛也。法华经方便品曰: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在家戒、出家戒、道俗共戒。在家戒即八戒;出家戒即十戒与具足戒;道俗共戒即五戒。...即丛林中对僧众违犯清规之处分。据景德传灯录卷六末禅门规式记载,于清众中滋事违规者,经维那检举,抽下其挂搭衣物...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地藏十轮经...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能得一念清凉? 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有...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做才能往生?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你不要担心了。现在有一个...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鹫峰山,在大众前,为诸天魔王、梵王、沙门、婆罗门、天、人、阿苏罗等演说妙法。 佛告诉舍利子...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常不轻菩萨:凡一切众生都是佛,都是菩萨。大家试想...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但是他不了解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要究明自心。我们自心,真如...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之前有一个道场,他们办了一个三年的活动...问: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的时候,每天系念佛号很好,...
邹妙顺,居士华融海之母,无锡后宅镇人。住在上海新闸路福康里四十八号。四十六岁后,因右臂患风瘫,不能举动,经中...
界有二种
【法相辞典】
【界有二种】 p0866 瑜伽九十六卷一页云:当知诸界、略有二种。一、住自性界,二、习增长界。住自性界者:谓十八界、堕自相续,各各决定差别种子。习增长界者:谓则诸法、或是其善,或是不善,于余生中,先已数习,令彼现行;故于今时,种子强盛,依附相续。由是为因,暂遇小缘,便能现起,定不可转。
上篇:界共相 | 下篇:苦寂静 |
喻指众生之本性,或宇宙之本体。宝藏论广照空有品第一(卍续九六·二五上):“夫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
七种慢
温宿
根本烦恼
五无堪能处
佛说色等十处密意
羯磨疏诸说戒法篇第五
三衣名义
在俗
南无佛
三戒
肃众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在家修行之要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信敬如来 功德不失

做个常不轻菩萨
大安法师: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如何把佛号念到专注不间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