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名数)台密之目:一、大日经义释,十四卷,唐善无畏三藏说,一行记。二、金刚顶经疏,七卷,日本慈觉着。三、苏悉...【自内所证】 p0599 瑜伽八十五卷五页云:云何自内所证?当知有四种相。若于有学解脱转时;由二种相,内慧触证...二因之一。缘,缘助之义。指一切功德善根能资助智慧之了因,开发正因之性。[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大明三藏法数...如来无有误失者,谓阿罗汉比丘虽漏已尽,为乞食故出游城邑,或于一时与恶象恶马恶牛恶狗等共为游止,或于一时践蹑丛...(术语)修因得果,果在因之上故谓为果头。与果上同。四教仪集注下曰:修因克果,果在于上,故曰果头。...【十二处】 p0105 瑜伽二十七卷十六页云:谓处有十二。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大乘教义圆融具足,犹如字之完成,称为满字教。与半字教合称半满二教。半满二教之分法,约同于大小二乘之分类。盖梵...(名数)一戒璎珞庄严,菩萨持禁戒以离身之诸恶也。二三昧璎珞庄严,菩萨修禅定以离诸邪觉也。三智慧璎珞庄严,菩萨...(名数)谓心王与心所相应之义,有时间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体事平等之四义也。...【六波罗蜜多各有三种】 p0313 瑜伽七十八卷八页云:世尊!如是六种波罗蜜多,各有几种品类差别?善男子、各有三种...凡五卷。隋代智顗说,灌顶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系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之注释书。初以五重玄...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南无阿弥陀佛,大家新年吉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善导大师的《劝念佛偈》,大家可以先欣赏一下书法,这是传印长老在...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究这事情发生的原因,从这原因上根本解决。 害怕受苦和逃避倒...
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要给大家讲一下拜佛这个事儿。之所以今天突然间换了个题目,是因为近期有一些来朝山的信徒,他...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根圆通,由此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是无量身。 问:观世音...
如果有人把垃圾倒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样?会生气、会拒绝、会跟那个人抗争,对吗?但是如果有人把垃圾倒进你的脑袋...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可以往生?看到法师念佛时很享受,可是弟子怎么觉得安住在佛...记得我第一次讲经时只有十三个人听,都是福严精舍的学生。那次是在新竹居士林讲《梵网经菩萨戒本》,本来是居士请我...
好,各位大觉佛子们,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我们2018年的元旦殊胜日,也是月半十五的日子。我坐在这里,普陀山海上的...
根本烦恼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根本烦恼】又作本惑,略称烦恼。为六作心所有法之一,与‘随烦恼’对称。此有贪、嗔、痴、慢、疑、见六种。其中见复分为五,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称为五利使;其他之五烦恼则称为五钝使。两者合之,即为十随眠。《成唯识论》曰:‘烦恼心所,其相云何,颂曰:烦恼谓贪嗔,痴慢疑恶见。论曰: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所谓烦恼,烦者烦闷、烦扰,恼者恼乱、恼热。’《大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
上篇:根本智 | 下篇:根性 |
【思择作意】 p0852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思择作意者:谓毗钵舍那品作意。...
五大疏
自内所证
缘因
如来无有误失
果头
十二处
满字教
四种庄严
四义平等
六波罗蜜多各有三种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安法师正月初二新春开示|善导大师《劝念佛偈》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上香拜佛皆是道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别让垃圾倒进你的脑袋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圣严法师《面对逆缘步步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