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没在世俗之中者。谓不能修正道之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沙门性异名】 p0680 俱舍论二十四卷十七页云:此沙门性、有异名耶?亦有。云何?颂曰:所说沙门性,亦名婆罗...(杂语)Puruṣam,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二啭,即业声也,...(植物)智首之四分律疏九曰:呵梨陀者,翻云黄姜,今律文胡汉并彰,故曰也。梵Haridrā。...邬波索迦。有五学处。何等为五?乃至命终。远离杀生。是名第一。乃至命终。离不与取。是名第二。乃至命终。离欲邪行...又作仁王、二天王、二天。谓立于寺门两侧,守护伽蓝之二金刚力士像。两者皆腰缠轻衣,筋骨逞露,束发怒目。左尊开口...(术语)本地佛之成道也。法华文句曰:迹化举三千墨点,本成喻五百微尘。...(一)念佛者将其念佛之功德回向于净土,或回向于他人、亡者,称为念佛迥向。(参阅“回向3784) (二)指念佛后所唱之...(术语)鹿栖于山,故曰仙。超绝于同类中,故曰王。佛三十二相中,以佛之足比于鹿王之膊。往生要集上末曰:仙鹿王之...【大千世界】 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漏尽通】 p1284 杂集论十四卷三页云:漏尽通者:谓依止静虑,于漏尽智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漏...谓如来所证的一心三观,是实智的一心三观,而如来所说的一心三观,却是权智的一心三观。...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大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
比如贩东西的人,花一钱成本,赚得两钱,就定会自生欢喜,认为赚了很多。在外行路的人,一天能走到两天的路程,心里...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但是它功能和表现不同,以智慧作为菩萨与佛慧命的母亲;以慈悲作为关怀及救济...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是心灵的力量。如果你经常是由外境来牵引你的,你可能没有美好...
编者按:不杀生是十善法戒中的第一戒,也是五戒的第一戒。戒杀的功德十分广大,而杀生的果报又极为可怖,实为我们学...
「药师灌顶真言」是出自《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药师灌顶真言,在这里我们讲最重要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佛说阿弥陀经》 接...常去佛教寺院的人,对寺院的大雄宝殿都不会陌生。那里是上香礼拜的必到所在。即便很少去寺院的人,也都听过大雄宝殿...
在俗
【佛学大辞典】
上篇:在在处处 | 下篇:在理教 |
(术语)四有之一。生死之果报有而非无,谓之有,现生与当生中间之果报谓之中有,又称中阴。中有者为灭当来之生之业...
沙门性异名
补卢衫
呵梨陀姜
邬波索迦五学处
二王尊
本成
念佛回向
仙鹿王
大千世界
漏尽通
权智实智之一心三观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福报要省着点用(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推荐】把握机会此生务必往生净土
圣严法师《智慧是诸佛之母》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戒杀放生的重要意义

药师灌顶真言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