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鹿栖于山,故曰仙。超绝于同类中,故曰王。佛三十二相中,以佛之足比于鹿王之膊。往生要集上末曰:“仙鹿王之膊,千辐轮之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各人固有之佛性,譬之额上之金刚珠。涅槃经七曰: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力土较力相扑。...(术语)传心法要上曰: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梵语 dvitīya-dhyāna。乃色界四重禅定之第二重,摄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为二禅之自性支;内等...【四种清净普摄诸地】 p0463 瑜伽七十八卷一页云:复次依乘假立分别解说如实大乘,当知如解深密经中观自在菩萨白佛...(譬喻)三草二木中之大树。天台以别教之菩萨为大树,法相以地上之菩萨为大树,三论以八地以后之菩萨为大树。...(植物)摩哩者Marīca,译言胡椒。见百一羯磨八。...【弥戾车】 兴福曰:恶见也。资中曰:应是边邪不正见,死堕边地下贱也。长水曰:此乐垢秽人,亦名蔑戾车、弥离...(术语)初地之异名,是为真言行者初心之位次,三句义之菩提心为因配于此地。见秘藏记末。...指自己内心所证悟之相。又作内证。内证即“外用”之对称。据俱舍论卷六、成唯识论卷十等载,圣者各自证悟真如法性之...(譬喻)智度论十曰:如偈说,智人能敬智,智论则智喜,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业为增上法】 p1220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业为增上法云何?谓有为法、以业为增上。...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佛说弥勒下生经...把佛法运用起来,不要总以从前那种心态看事,不要总以从前那种状态做事;不要总跟自己过不去,给自己找烦恼、找痛苦...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团队,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僧众,对于各位在家居士很重要。但是态度要调...一切法由心想生。罪由心起,必将由心忏悔。只有心地清净,破除我执,才能消除业障。业障和冤亲债主都是我们不善的心...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多少时间?不用功有多少时间?打妄想和用功的时间,比较比较哪...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有时不修行、不打坐、不坐禅、不思议修,好像还满...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智慧的开发乃至临命终...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是打架斗殴。因为喝了酒就壮了胆,就会做出很多不理智的行...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
仙鹿王
【佛学大辞典】
上篇:仙城 | 下篇:仙道王 |
(人名)Kālodayin,比丘名。亦名乌陀夷。译曰起时,黑曜,黑光。婆罗门种。悉达太子在宫时之师,出家为比丘,六群...
额上珠
心即法
二禅
四种清净普摄诸地
大树
末栗者
弥戾车
净菩提心地
自内证
蛇知蛇足
业为增上法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心态转,角度变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如何消除业障与消业的征兆

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大安法师:念佛为何能对身心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