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法界次第云四弘誓愿: 一、未度者令度 度即超度也,谓众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二、未解者令解 解...梵名 Jambhala。为司无尽财宝之大夜叉王。据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卷上载,释尊于过去劫修菩萨行时,曾救治一病比...(术语)忽然心起,缘善恶之境,谓之独头心,更相续而缘前念,谓之重缘心。小乘戒中亦立心戒,依此重缘心也。...亦名:问事端绪、问其事宗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九问其事宗。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谓上座及秉法者言之。”资持...(一)寺院之美称,意即能生福德之处,亦有称之为福庭者。 (二)梵名 Kuruksetra。音译俱噜乞晒。为中印度之古战场。据...【孤山观自在菩萨像】 p0828 西域记九卷二十三页云:迦布德迦伽蓝南二三里,至孤山。其山崇峻,树林郁茂。名花...懈怠,即于断恶修善之事皆不勤力。以懈怠能贼害修道之心,故称懈怠贼。大智度论卷十五(大二五·一七三中):“一切...(术语)对无作之语。与有相同。传通记杂钞五曰:旧译经论云有作无作,新译经论云安立非安立。安立者有作义也,非安...(术语)为一切烦恼起因之根本烦恼也。...【世第一法唯色界系】 p0515 大毗婆沙论三卷十三页云:世第一法,当言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耶?答:应言色界系...【见道十六智忍】 -642 集论六卷二页云:若别说见道差别;谓世第一法无间,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欢研究教理,听教...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症的人,是否能够往生? 大安法师答: 这个你不要去怀疑。首先...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古又意译为...
五欲就是前面讲的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所引发的我们的欲望,它的这种过失忧患是非常巨大...
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个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跟着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是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优婆塞戒经》摘录: 1、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施于贫穷以怜愍故。施于怨家不求报故。施福德人心喜敬故。 2、...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东西,不是数学或历史等这些课程,而是做人处世的方...
苦寂静
【法相辞典】
【苦寂静】 p0842 瑜伽五十卷二十一页云:云何苦寂静?谓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所有当来后有众苦,皆悉永断,已得遍知。如多罗树,断截根顶,不复现前。由得当来不生法故。是名苦寂静。
上篇:界有二种 | 下篇:苦真是苦 |
(名数)密法传授之阿阇梨有四种。...
四弘誓愿
宝藏神
重缘心
羯磨十缘第九问事端绪
福地
孤山观自在菩萨像
懈怠贼
有作
遍行惑
世第一法唯色界系
见道十六智忍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五欲不能给人真正的快乐

如何避免刀兵劫——战争与和平的因素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劝人合作布施比单独布施功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