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一学人田,小乘见道位已后,修学圣道之圣者也。是有十八人: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见到,五身证,六家...由五恶(杀、盗、淫、妄、酒)而招感的五种苦果。...【有所缘法】 p0545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有所缘法云何?谓一切心心所法。...云何离生喜乐?谓前喜乐。因离依离。离所建立。由离势力起等起生等生。趣入出现。故说此名离生喜乐。...【褐赖缡】 西域记云织。野兽毛细软,可得缉绩,故以见珍,而充服用。...(术语)见惑思惑也。又云见爱、见修、四住、染污无智、枝末无明、通惑、界内惑,皆概括三界烦恼之通称。见惑者诸种...(譬喻)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华严经二曰: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十界,界各互具十界,则相乘而为百界。...(518~587)南朝陈代僧。广陵(江苏江都)人,俗姓郝。二十一岁出家,初从杨都建初寺琼法师学成实论;后从摄山止观...(术语)天台所立五时教之说,以第四时之般若经为淘汰教,说诸法皆空之理遣荡一切之执情也。四教仪集注上曰:以空慧...本生者,所谓宣说诸菩萨行本相应事。...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观来书,词义均好,无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诗能文,乃宿有善根者。然须谦卑自牧...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生常常杀业很重,喜欢吃海鲜。这也是众生相互之间的共业所感,...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严、瑜伽等经论。他本是位学问僧,但到唐德宗贞元初年(七八五...
程序员是一份特别辛苦的职业,也是一个承受各种压力的群体。每周6天工作,无休止的加班,甚至过劳死,程序员的身心...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悟法界真理,于其自心证得而宣说与人。但其义理高深,仅有大...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闻佛名功德尚且不可思议,何况能至心称念、虔诚朝拜,功德...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僧人到山下化冬,以储备寺里的日用所需,化冬的僧人首站就到大...
苦相
【法相辞典】
【苦相】 p0840 杂集论六卷六页云:苦相者:或三,或八,或六。广如前说。何故经说若无常者即是苦耶?由三分无常为缘,苦相可了知故。谓生分无常,灭分无常,俱分无常。生分无常为缘故,苦苦性可了知。生分无常者:谓本无今有,苦品诸行,体是逼迫。由此无常为缘,苦苦性可了知。灭分无常为缘,坏苦性可了知。灭分无常者:谓已有还无,乐品诸行,不可爱乐。由此无常为缘;坏苦性可了知。俱分无常为缘,行苦性可了知。俱分无常者:谓粗重诸行,相续流转,若生若灭,俱不可乐。由此俱分无常为缘,行苦性可了知。即依此义,薄伽梵说:诸行无常,诸行变坏。又依此义,言诸所有受,我说皆苦。当知此中,于不苦不乐受,及乐受,密意故说。苦苦受苦性,世间共了故,不复密意说。又于生灭二法所随诸行中,有生等八苦性,可了知,故佛说言:若无常者,即是苦。又于无常诸行中,有生等苦可了者;如来依此,密意说言:由无常故苦。非一切行。若不尔;圣道无常故,亦应是苦。
上篇:苦乐 | 下篇:苦行 |
大善见,梵名 Mahā-sudar?ana,巴利名 Mahā-sudassana。印度太古之王。即释尊之前身。又作大善现王、大善贤王、大...
二福田
五痛
有所缘法
离生喜乐
褐赖缡
见思
劫海
百界
慧布
淘汰
本生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伽蓝菩萨的前世今生

【推荐】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电脑程序员的十条禅法

各宗要略——华严宗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