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见,梵名 Mahā-sudar?ana,巴利名 Mahā-sudassana。印度太古之王。即释尊之前身。又作大善现王、大善贤王、大快见王。据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见王经所载,佛陀于拘尸城娑罗林中欲般涅槃时,应阿难之问“何以不于瞻波、舍卫等诸大城涅槃”,而答称:拘尸城过去有王名大善见,以四军整御天下,成就七宝,具足四德,命终后归生梵天。彼时之大善见王即佛陀自身。近代学者大卫斯(Rhys Davids)、松本文三郎均以此王为太阳之人格化,松本更谓大善见王经所载之事即极乐净土说之起源。[长阿含经卷三、佛般泥洹经卷上、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七、极乐净土论、T.W. Rhys Davids: The Mahā-sudassana Suttanta(S.B.E. vol. XI); W.W. Rockhill: The Life of Buddha] p85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385~433)梵名 Dharma-raksa。北凉译经僧。又作昙无忏、昙牟谶、昙无罗谶、昙摩谶、昙谟忏、昙罗无谶。意译法丰...【同品】 p0610 因明入正理论云:谓所立法,均等义品;说名同品。如立无常,瓶等无常,是名同品。如疏三卷二十...梵语 jihvā。意译作舌,其原意为火焰,即能尝之义。盖以供物投入火中祭神时,火焰即为神祇“能尝”之表现,故历代...(术语)略曰圆顿观。静止妄念曰止。真智通达曰观。由止成观。由观资止。止观不离。故略称止观。亦单曰观。此止观之...(术语)唯识宗有谓第八识所藏之种子,非为本来固有者,如视为本有,能薰之法,所薰之识,皆有无始以来。即种子亦为...(术语)台家所说三种观法之一。如观王舍城为心王观万二千为人十二处之千如,一一事相入心而悟解为真理的,谓之托事...【不与取有三种】 p0335 瑜伽六十卷七页云:复次若于他财食,饕餮而取;是不与取,贪欲所生。或受他雇而行劫盗,或...法相宗所立如来四智之一,即转眼、耳等前五识所得之智。此智欲利乐诸有情,以成就本愿所应作之事。...(一)地、水、火、风四大种之一。 (二)一般之风。例如,极乐庄严之一,列举有八种清风,即指自八方而起之自然清风,...(杂语)非想天在三界之顶上,为果报最胜之处。外道以为究竟之涅槃。...指烦恼习气。结,烦恼;习,习气。据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载,天女于维摩诘之室,以天花散诸菩萨,花皆堕落,至大弟子,...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问: 焚烧除障草真可以达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吗? 法藏法师答: 佛教中真正的趋吉避凶,是以净化自己内在的贪嗔痴为力...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禅师,因到金銮结夏安居,与善侍者结为好友。翠岩禅师年轻时经...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种修行人,可敬、可贵,为世间之福田。是哪四种修行人呢?就是...问: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又在芸芸众生工作...
台湾有一个海洋学院毕业的人,初始不信佛教,但福德因缘很好,每次出海前,有善知识劝他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顽固的他...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座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许多人对...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问: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首先,我们在生...
大善见王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善地法 | 下篇:大善知识 |
【安立谛】 安立即施设差别的意思。亦即用语言、名相来区别种种事物。反之,无差别、离名言者为非安立。非安立乃超...
昙无谶
同品
时乞缚
圆顿止观
新薰说
托事观
不与取有三种
成所作智
风
非想快乐
结习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焚烧除障草可去除鬼魅吗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世间四种可贵之人
李炳南居士对邪淫的问答

观音菩萨近代显化的一段真实圣迹
有种梦想如此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