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恶(杀、盗、淫、妄、酒)而招感的五种苦果。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十地中对治何障】 p1174 瑜伽七十七卷十五页云: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从初菩萨地、乃至如来...(名数)即生法二身,名异义同也。大乘义章十九曰:自德名真,随化所现,说以为应,真则是其法门之身,应则是其共世...(术语)金光明经坚牢地神品曰: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是地分由敷师子座令说法者宣说,我当在中,常作宿卫,隐蔽其身,...【非有喩语】 p0714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引不相应为譬况故;名非有喩语。...全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又称菩萨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五戒威仪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与昙无谶译之菩萨戒本经、...(一)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之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之真理,如世间之印形决定不变,故...(术语)又云初法明道,亦曰入净菩提心门。真言行者初入于初地之位也。大疏二曰:更越百六十心等一重极细妄执,得至...声闻(梵 ?rāvaka),指闻诸佛之声教而得悟道者。狭义之声闻,指佛陀在世之诸弟子。法华论卷下、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七十五法】 此为小乘俱舍宗对一切法的分类。俱舍宗认为:一切事象可分七十五种,归之为五大类,即:第一类,色法...(术语)施行之大者,于孤独贫穷之人,施与以物。谓之施行。...禅宗公案名。又作百丈野鸭子。此则公案系叙述马大师(江西马祖道一)借物显性,以令弟子开悟之过程。一次,马大师与...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萨的修道理念和方法让我着实有些感触。经中记载:在无量阿僧祇...
菩提烦恼不二 众生不解修道。便欲断除烦恼。烦恼本来空寂。将道更欲觅道。一念之心即是。何须别处寻讨。大道晓在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统计了他们的蔬果摄取量。13年之后,研究人员依照摄取量将他们...
我们今天讲这个缘起门里边的第三个因缘,叫做显现他的果地功德。也就是说阿弥陀佛设的极乐世界净土法门,度化众生,...每个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比如钱财不缺、家庭和睦、健康长寿等等,但是很少有人能事事如意。很多人都相信命...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小经典广赞布施功德开示人天之善道,布施为福业善人之相,破贫...王太太觉得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老公没本事不会赚钱,儿子不学好,经常惹是生非,娶个媳妇也不勤快,还得自己做饭伺候...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
五痛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五悭 | 下篇:五烧 |
梵语 bodhi-citta。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
奢摩他毗钵舍那于十地中对治何障
真应二身
地神护法
非有喩语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心印
佛慧初心
四种声闻
七十五法
大施行
马大师野鸭子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志公禅师:十四科颂
摄取大量蔬果,能增强记忆力

彰显佛的果德
积德行善才能改变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