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见惑思惑也。又云见爱、见修、四住、染污无智、枝末无明、通惑、界内惑,皆概括三界烦恼之通称。见惑者诸种之妄见,邪分别计度道理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思惑者贪瞋痴等之迷情,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依之而从所迷上称见惑为理惑,称思惑为事惑。何则?以见惑为迷于无常无我等真谛道理而起之常见我见等邪想,思惑为迷于色声等世间事物而起之贪欲瞋恚等妄情故也。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见思二惑者,依于小乘俱舍之法相。若依于大乘唯识之法相,则以分别俱生之二起而分之。分别起之烦恼所知二障为见惑,俱生起之烦恼所智二障为修惑。然称为见者,有二义:一、为照见真理时所断之惑,故云见惑。二、见为推度之义,此惑以推度为性,故云见惑。又,思有二义:一于一旦见真理断见惑上,更思惟修习真理,以断此惑,故云见惑。二为思惟世间诬妄事物而起之惑,故云思惑。然此二惑为正受三界生死之因,断此二惑,始免三界之生死也。断之有次第,先断见惑,次断思惑。见惑者其性猛利,故有见断如破石之说。见谛理之时,一时尽断之。思惑者,其性钝昧,故有思断如藕丝之说。数数思惟谛理而渐渐断之也。断见惑之位,谓之见道;断思惑之位,谓之修道;断了二惑之位,谓之无学道。天台结归一切之妄惑为三种:一见思,二尘沙,三无明。见思为涅槃之障,尘沙为菩提之障,无明为中道实相之障。四教仪曰:“集谛者即见思惑,又云见修,又云四住,又云染污无知,又云取相惑,又云枝末无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内惑。虽名不同,但见思耳。”同集注上曰:“见思烦恼,分别曰见,贪爱曰思。”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健男】 或羯南,此云凝厚。渐坚硬故,亦云硬肉,胎四七日。虽有身意,缺眼四根,六处未全,但号名色。涅槃佛...亦名:哒嚫、檀嚫、达嚫 子题:咒愿别陈所为、达嚫通为说法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大嚫法。五分,食后施衣物,名为...【观察差别】 p1469 如受蕴差别五种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一卷十六页云:问:汝应观我,汝应察我,有何差...(一)为密教金刚界五部中宝部之别名。宝部即功德之宝,系授福德予一切众生之内证,以是众生升于觉王之位,取授予灌顶...为事物所具有之二种相状。动为活动之一面,静为止息之一面。碧岩录第四十六则(大四八·一八三上):“所入既寂,动...执自生有四: 一、计有神我自生,有十一: 一、计主谛神我生 即迦毗罗。计诸法自生而有神,神名为主谛。...(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唐代律宗僧。齐安人。生卒年不详。自幼出家,师事蜀郡之兴律师,精通律学。受具足戒后,依南山道宣深造,凡十六年。...梵名 Brahman。音译梵摩、婆罗贺摩、勃[口*蓝]摩、跋滥摩。意译寂静、清净、离欲。(一)为印度正统婆罗门教思想之最...Changlewojing 佛教术语。其义有二:1、四颠倒:佛教认为,世间是生死法,一切有为法(有生、住、变异和消失的...(147~?)梵 Lokasema。汉代译经僧。又称支谶。大月氏(中亚古国)人。后汉桓帝末年至洛阳,从事译经。至灵帝光和...普贤行愿品...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今问汝,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当初发心要出家,你阿难尊者...财富是什么?我们如何获取?如何使用? 一般讲到财富,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房子、车子、存款等物质上的东西,实际上...
本刊记者: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给我们慈悲开示。早在1926年(长老时年8岁),您即在江宁湖熟珠峰寺出家,可谓童真入...
念《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降魔除灾,这是很重要的。根本好处在于...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供香虽有仪轨种种,而究其实,都是旨在唤起、培扶修持者的诚...网络学习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体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1、只学不修不证...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之前有一个道场,他们办了一个三年的活动...
眼睛干涩吃荠菜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诗经》里有甘之如荠之句,宋代大诗人陆游对荠菜情有独钟,曾吟诗赞美:手烹墙...
见思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见非见 | 下篇:思惑品数 |
(一)灵鹫,梵名 Grdhrakūta,巴利名 Gijjha-kūta,音译耆阇崛。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简称灵山,或称鹫...
健男
大嚫
观察差别
灌顶部
动静二相
自生
三千大千世界
秀律师
梵
常乐我净(nitya-sukha-atma-subha)
支娄迦谶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如何获取使用财富

宽容、善良、淡泊、乐观——南京吉慧长老访谈录

【推荐】修行楞严,成就解脱
佛家上香的仪轨
网络学佛的注意事项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