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梵 Lokasema。汉代译经僧。又称支谶。大月氏(中亚古国)人。后汉桓帝末年至洛阳,从事译经。至灵帝光和、中平年间(178~189),共译出道行般若经、般舟三昧经、阿阇世王经、杂譬喻经、首楞严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宝积经等二十余部,然现存者仅十二部,为第一位在我国翻译及传布大乘佛教般若学理论之僧人。于所译诸经中,以道行般若经最为重要,乃般若经系各种经典中最早之译本,此类般若系经典促进魏晋时代玄学清谈之风。又般舟三昧经系以西方阿弥陀佛为对象之重要经典,为我国佛教史初期弥陀净土信仰,如慧远之庐山东林寺等念佛结社之主要依用经典。此外,首楞严经之传译则带动四、五世纪间中国佛教之大乘化。师操行淳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称。讽诵群经,致力宣法,于译出诸经后不知所终。[梁高僧传卷一、开元释教录卷一、出三藏记集卷二、卷十三] p141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过去与灭四句分别】 p1222 发智论一卷九页云:诸过去、彼一切灭耶?答:应作四句。有过去非灭。谓如具寿邬陀夷言...(菩萨)准提观音也。( 准提 )。梵Mahā-caṇḍi。...梵名 Amitartha-sūtra。全一卷。南朝萧齐昙摩伽陀耶舍(梵 Dharmagataya?as)译于建元三年(481)。收于大正藏第九...(一)于密教,对学德俱佳之弟子,令其人传法灌顶坛,以得阿阇梨位之灌顶。又作传法灌顶、得阿阇梨位灌顶、传教灌顶、...(植物)Madhuka,果名。译曰美果。玄应音义二十四曰:末度迦果,旧云摩头,此云美果也。俱舍光记十八曰:末度迦是...禅林用语。指师家为令学人得悟,而顺应其根机所设之机法。亦即所谓之公案、话头,或棒喝等。禅门之师家常以古则公案...(名数)净影维摩经义记三本曰:经中说舍,泛有七种:一心性平等亡怀称舍。情无存着故曰亡怀。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一切寂止】 p000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七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为一切寂止?世尊告曰:一切寂止,略有四...为华严宗所立“因六义”之一。系依准唯识宗“种子六义”中之“引自果义”而立。即诸法缘起之“因”,虽具有生果之力...(术语)佛,对月光童子说一切诸法体性平等无戏论三昧之法门。因童子之名,称为月灯三昧。即月灯三昧经之所说。...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胡饼、韶阳糊饼。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与某僧有关“如何是超佛越祖”一问,所作之机缘问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楞严经》到了后面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楞严经》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问: 请问师父,有人说,供养弘扬正法的法师,这个功德等于供养十方诸佛,请问这个说法正确吗? 了幻法师答: 此说...
一、入佛因缘 我出身于一个乡村大家庭,有九个兄弟,一个姐姐,母亲跟我从小感情就非常好。在我25岁那年,我母亲病...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
菩萨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响,因为他住在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菩提心不可破坏。你的心态影响到你的未来的果...
我们先把信解跟胜解做一个说明。信解其实就是闻慧,闻所成慧。他听闻以后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这个法并没有在心中留...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但总觉得那里很陌生,请问如何消除这种陌生感? 大安法师答:...歧路指归重排流通引言 时当末法,去圣时遥,人心陷溺,众生业重,所感天灾人祸,相继频仍;人民困苦,不堪言状。每...
支娄迦谶
【佛光大辞典】
上篇:支郎 | 下篇:支硎山 |
楼至,梵名 Rudita 或 Rucika。为贤劫千佛中之最后成佛者。又作卢遮佛、卢至佛、鲁支佛、楼由佛。意译爱乐佛、啼哭...
过去与灭四句分别
大准提
无量义经
受职灌顶
摩头
机关
七种舍
一切寂止
有有力待缘
月灯三昧
云门糊饼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供养正法法师等于供养十方诸佛吗

李木源居士的学佛心路历程
什么是菩萨

【推荐】把无常败坏的资财,转成恒常受用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