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二页云:云何因境断识?答: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是谓因境断识。此中若识因断境断,自体未断;名因境断识。诸有欲令遍行随眠,及彼相应俱有诸法,于自部非遍行因者;彼作是说: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此心因全断,境全断,自体未断;故名因境断识。尔时若心见集所断,见集灭道修所断缘;此心因虽全断,而境未断;故非因境断识。尔时若心见集所断,见苦集灭道修所断缘;此心因虽全断,而境有断有未断;故非因境断识。诸有令欲遍行随眠,及彼相应俱有诸法,亦作自部遍行因者;彼作是说: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若心见集所断见苦所断缘;此心自部,因虽未断;而他部因全断,境全断,自体未断;故名因境断识。尔时若心见集所断,见集灭道修所断缘;此心因有断有未断,境未断,故非因境断识。尔时若心见集所断,见苦集灭道修所断缘;此心因境俱有断有未断;故非因境断识。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主张诸法为“有”之宗派。又作有教。与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空宗”相对。佛教解释宇宙万有之立场,原不偏于...(职位)谓一国之师也。原非专封佛徒,如王莽以刘歆为国师,时称国师公。后汉书,赵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六朝时称...乃指阿弥陀佛。据无量寿经卷上载,阿弥陀佛于距今十劫之往昔,即已开悟成佛,是为十劫弥陀。又作十劫正觉、十劫成佛...(名数)又曰五类龙王。善住龙王,难陀婆难陀龙王,阿耨达龙王,婆楼那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也。...末度迦,梵语 madhūka,巴利语同。又作摩头(梵 madhu,巴同)。意译作蜜果。据俱舍论卷十八、俱舍论光记卷十八记...(名数)解深密经五所说:一观待道理,又云相待道理。观者观对,待者待籍,如对长而籍长成短,对短而籍短得长,又如...(术语)分明见真谛谓之法眼净。通于大小乘言之。小乘为于初果见四真谛之理,大乘为于初地得无生法忍。增一阿含经一...(物名)梵语舍罗Śalākā,算人数之器,以竹木作之。于投票等用之。行事钞说戒正仪篇曰:十诵云:行筹者为檀越问...(术语)五住地之第五。于根本枝末中为根本无明,于我法二执中为法执。是一切烦恼之所依,为变易生死之因,故名住地...十二因缘中,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为现在五果,那是依过去世因惑造业的因,而招来的五种现世果报。参看十二因缘...【无为相由九种相观】 p1089 瑜伽八十卷十页云:此由九种相,当观无为相。一者、不行世故。二者、非如在灭尽定;言...●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问: 当我们给路边乞丐布施时,朋友说那些乞丐是骗子,指出明知是骗子而财布施的行为不合适。财布施是培养慈悲心,...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特别立了四道行,要求弟子时时刻刻锻炼自己,在生活中体验、磨...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念佛为必要的正行,其余万善福业皆属助行。所以,念佛法门是净...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
人类语言中最好的一句话便是大家都听过的阿弥陀佛,有的人一听到就很想笑,学电视回答说:善哉!善哉!有的人听到即...【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与器世间同义。 【器世间】 指一切众生依之而住的国土...
我们不能在因缘所生的一念心识去跟妄想对治,你不是它对手,因为这个妄想是它的活动范围。你把它拉到我们本具的一念...
问∶ 我很用功修行,但似乎尚无一点消息。 答∶ 修行不能有所求,凡有求解脱或求开悟之心即成解脱之障碍,这一点非...
因境断识
【法相辞典】
【因境断识】 p0592
上篇:因有七相 | 下篇:因果同时 |
【蕴不摄无为】 p1453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法界,蕴不摄耶?谓法界中诸无为法。 二解 俱舍论一卷十七页云:何故...
有宗
国师
十劫弥陀
五大龙王
末度迦果
四种道理
法眼净
筹
无明住地
现在五果
无为相由九种相观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现在乞丐骗子很多,还要布施吗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四种念佛的方法
朋友的四种类型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意思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你只要不随妄转,就有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