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卷十三页云: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成立因,或为成办因,或为作用因,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剎那,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又虽已生未灭,能为因然得余缘,方能为因。非不得。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变异。又虽成变异;必与功能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又虽与功能相应;然必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由如是七种相,随其所应,诸因建立;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行事)先帝忌日所设之斋会也。...三十三观音之一。相当于法华经卷七普门品所载(大九·五七下)“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名数)台家就三十七品之道品立四种。...(流派)禅宗五家之一。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五传而至雪峰。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住金陵清凉院。...梵语 mahāyānātiprativāhanārtha。又作回心向大。意即回转小乘之心而趣向大乘心,以求无上菩提。小乘唯求自利...【文巧】 p0391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文巧者:谓善缉缀名身等故,及语具圆满故。...(人名)Chandaka,又作阐陀。旧称车匿。比丘名。译曰乐欲。太子出城时御马者。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铎,徒洛切,人名...指阎魔王之使者。天者自然之义,以发自自然之业道而警醒世人,故譬之为天使。正法念处经卷十九举出老、病、死等三天...(术语)无明为根本,生无量之惑业苦,故称之曰藏。璎珞本业经上曰:无明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而起三界业果,是故我...现行法的简称。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的功能,谓之种子,由此种子而生色心之法,现苦乐境界,谓之现行。...含注戒本·四波罗夷法:“佛言,云何戒羸不舍戒?若有比丘,常怀愁忧,不乐梵行,厌比丘法,意欲在家;便言,我念父...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才慢慢恢复正常。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们的分别是特别的重、也特别的快,面对这种粗重的分别,已非单...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和在家信众的护持。佛陀得道行化不久,度了许多人出家,同时...
末学以前在医院,看了一位十七岁的男孩子,他是埔里高工的学生,患了横纹肌肉瘤,这也是一种癌病。他已经在台大医院...【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做增劫。 【增悲】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净土往生,要须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方可往生,但空念佛,如...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此多谦虚、自在、安详。不明白佛法的人喜欢随便胡说、瞎话、谎...原夫素食为中国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仅指汉人而言。盖世界佛教徒因生活环境之各殊,亦有肉食者,特皆重在戒杀生耳。...
因有七相
【法相辞典】
【因有七相】 p0592
上篇:因有五相 | 下篇:因境断识 |
资持记·释僧网篇:“偷人,谓私窃者。”(事钞记卷七·一四·一○)...
国忌斋
圆光观音
四种道品
法眼宗
回心向大
文巧
阐铎迦
天使
无明藏
现行
戒羸不舍戒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家学佛男众女众的模范人物

【推荐】这是佛祖给我们的考验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