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禅宗五家之一。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五传而至雪峰。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住金陵清凉院。尝举华严初地中六相义。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世谓之法眼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与法身偈同。又佛所说之经卷,谓之法身舍利。如来所说实相中道之理,不改不变,性相常尔,故云法身舍利。法...【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 p0584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复次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一、由义差别理趣...【奢摩他毗钵舍那因果】 p1174 瑜伽七十七卷十四页云:世尊!此奢摩他、毗钵舍那、以何为因?善男子!清净尸罗、清...(堂塔)行者之寮室也。又云选僧堂。于行者中选其可为僧者故也。...维摩经十喻之一。浮云聚散不定,变幻莫测,以此比喻人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维摩经方便品] p4161 请勿翻制...希运,福州人,幼年在本州黄檗山出家,后来因人启发,到江西去参马祖道一。那时道一已经圆寂,于是往见百丈怀海,问...被视为地位特别崇高、能力超越其他一般神灵之神。始于后期原始宗教及古代宗教。如苍天神、天父神、地母神等。最早之...禅宗的学问。禅学相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名意学。...【财供养】 p0942 如供养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二卷六页云:财供养云何?答:以可意色声香味触衣服饮食卧具...(术语)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使欲往生净土者,必至一生补处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全一卷。译于东晋(317~420)。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记述尊者大目犍连对各类饿鬼晓喻彼等业因之事。...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最后波斯匿王大破敌军,生擒了阿阇世王。 波斯匿王打了胜仗后...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禅夏令营,今天就要结束了。在这七天当中,各位法师、居士给大家作了非常精彩的、深入浅出...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像斧子砍的。他做木匠,他就是斩斧子斩惯了,他看人站得笔直说...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浅有深,念起来的时候,有一些特殊情况就值得我们琢磨。 比如...说起戒来,十分容易,拿着戒的放大镜去挑出他人的毛病也非常简单,若要自己百分之百真正做到,世间又有几人及格呢?...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干禅师一次云游,去赤城山,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四野无人...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的意义,《罗云忍辱经》云:忍之为明,愈于日月。龙象之力,可...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前,戒嗔当时还算一个小孩子,没有经文的约束,比起现在要顽皮...
法眼宗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眼 | 下篇:法眼净 |
亦名:无根重罪谤戒犯缘、无根谤戒犯缘 子题:无根谤但使能谤无根、无根谤对说不必在僧、体净、想净 戒本疏·十三僧...
法身舍利
如来无量法教皆由三种理趣
奢摩他毗钵舍那因果
行堂
浮云
希运(约八、九世纪间)
高位神
意学
财供养
必至补处愿
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善业一停止,恶业就要当头了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以戒为师
丰干、寒山、拾得
「忍」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