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Chandaka,又作阐陀。旧称车匿。比丘名。译曰乐欲。太子出城时御马者。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铎,徒洛切,人名也。此云乐欲。”慧琳音义六十三曰:“阐铎迦,如来仆使之名,古云车匿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观行处,即观心修行之对象。解脱道论卷三分别行处品列举三十八行处:(一)十一切入,即地、水、火、风、青、黄、赤...【不净想有二种】 p0337 瑜伽二十卷八页云:又不净想、略有二种。一、思择力摄。二、修习力摄。思择力摄不净想中,...西晋译经僧。惠帝永宁元年(301),译出逝童子经、善生子经、十善十恶经各一卷,及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二卷。其中,文...一、真观,即观察真谛的道理以断见思之惑的空观; 二、清净观,即既已断见思之惑,再断尘沙之惑的假观; 三...指未离欲之人。即尚未断欲界修惑者。反之,已离欲界修惑者,称为已离欲者、已离欲人。未离欲者之中,唯断尽欲界之见...(一)释迦之略称。释迦即释尊出生种族之名称。故皈依佛教之出家弟子称为释子,取释迦佛(释迦族出身之佛)之法孙之意...(名数)天台之十乘观法也。...禅宗公案名。又作俱胝竖指、一指头禅。此公案述唐代俱胝和尚对参学者仅竖一指,别无余言。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俱...(流派)Vaiśeṣika,即卫世师也。...(修法)荆楚岁时记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作盂兰盆会。唐六典曰:中尚署七月望日进盂兰盆,杨炯有盂兰盆赋...(术语)修道之位次。如菩萨之十地,声闻之七方便位等。中论疏一曰:名贯道位。德备三忍。...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飞机正在白云之上翱翔。机舱内,空姐微笑着给乘客送食品。中年人细细地品尝美食,而邻座的年轻人却愁眉苦脸地望着窗...
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好,我们看下一段。那么到这里,我们整个唯识的总说都已经说明了,我们接...
佛教以慈悲为怀,视众生平等,这其中也包括了动物。佛法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无二的,在本质上并无差别。由于因缘...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不禁感慨道: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啊。按通途的修法,常常是你还...
《感应钞》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江西有个姓舒的教书先生,到湖南一带去教书,两年后回来过年。路上碰到一个妇人,在哭...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都不是很好。无论是事忏、理忏、作法忏,忏法很多,但是一切忏...
有一位牧师的女儿,她天生就是一位脑性痲痹患者,全身不能正常的活动,且无法言语。但她却靠着无比的毅力与信仰的扶...
阐铎迦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阐提 | 下篇:筹 |
(术语)Anāgāmin,译曰不还。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名。此圣者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生欲界,故曰不还。...
行处
不净想有二种
支法度
五观
未离欲者
释
十种观法
俱胝一指
鞞世师
兰盆会
道位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请不要预支烦恼

【推荐】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推荐】各种动物在佛经里的寓意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发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一切忏法,念佛最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