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卷八页云:又不净想、略有二种。一、思择力摄。二、修习力摄。思择力摄不净想中,当知五法、为所对治。何等为五?一、亲近母邑。二、处显失念。三、居隐放逸。四、通处隐显,由串习力。五、虽勤方便、修习不净,而作意错乱。谓不观不净,随净相转。如是名为作意错乱。修习力摄不净想中,当知七法为所对治。何等为七?谓本所作事心散乱性,本所作事趣作用性,方便作意不善巧性。由不恭敬勤请问故。又由不能守根门故;虽处空闲;犹有种种染污寻思、扰乱其心。又于饮食、不知量故;身不调适。又为寻思所扰乱故;不乐远离内心寂静奢摩他定。又由彼身不调适故;不能善修毗钵舍那;不能如实观察诸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物名)Karpura,香名。译曰龙脑香。玄应音义四曰:羯布罗香,案西域记云:羯布罗香,树松身异叶,花果亦别。初采...(名数)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顶堕】 p1026 大毗婆沙论六卷六页云:云何顶堕?答:如有一类,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信佛菩提法是善说...心的别名,了别之义。心对外境明了分别,叫做识。唯识论说:识谓了别。又说:识以了境为自性。...指释道安对戒律研究后所制订之僧制,内容大致包含三部分:(一)有关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有关日常六时行...指远离一切系缚之禅定。此三昧,为无垢清净,远离一切系缚而得自在之境地,故称清净解脱三昧。住此三昧,能于一念间...(术语)二缚之一。谓缚于所缘之境也。...(1547~1627)明代临济宗僧。上饶(位于江西)人,俗姓朱(一说姓郑)。曾游太平、焦山等地,其后,任灵山住持。继...(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富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亦名:心念法有三、心念羯磨三品 子题:但心念、对首心念、众法心念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心念法者,事是微小;或...指僧侣,或佛陀。又作浮屠。汉书霍去病传:“收休屠祭天金人。”此处之休屠即指僧侣。魏略西夷传:“哀帝元寿元年,...(嘉兴藏流通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 这个咱多次讲,印光法师也是这个意思。咱们...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 一天夜晚,尊者阿难在讲堂集合比丘...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魔、蕴魔、天魔所不能损。纵于死时,虽有死魔,亦得自在不起...问: 请问尊者,什么是福业?什么是波罗密?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道澄尊者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之前也跟大...
那天,和信法师独对坐谈说道,信法师谈到世间一切福泽须要命中有才能得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听后...
富贵、贫贱,这种因果是跟你的善恶业力直接关联的,这种报应是如响应声。你对山谷里大喊一声,马上回音就过来了。你...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时即便是在梦中,也要把一切看个真切。这个世界充满虚幻的色彩...
不论东西方都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饮食能影响健康,不是什么新的想法。为什么素食能维持身体健康?中国农村流传着...
不净想有二种
【法相辞典】
【不净想有二种】 p0337
上篇:不净观有三位 | 下篇:不赞实德等戒 |
(杂语)青而含赤之色,为佛之毛发之色。又云绀琉璃。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曰:世尊首发修长,绀青稠密不白。又曰:世尊...
羯布罗
六相
顶堕
识
法门清式二十四条
清净解脱三昧
所缘缚
广心
补特伽罗
心念羯磨三相
休屠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福业与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了脱生死超凡入圣才是真命好

知天命就是知因果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