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释四卷十二页云:云何成依他起者:问自摄受。无性释四卷十八页云:云何成依他起者:问所解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vyāpāda-nīvarana,巴利语同。五盖之一。盖,覆盖之义,为烦恼之异名。瞋恚能令人发激怒之情,盖覆心性,妨...为冥界十王之第四王。据预修十王生七经、地藏十王经等所举,此王之本地为普贤菩萨,系冥途中司掌五刑之王。亦即于三...谓安静之智慧。即空慧,能涤灭身心烦恼。圆觉经(大一七·九一七下):“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最胜无生法忍】 p1156 瑜伽四十八卷十六页云:住此住中,于无生法,证得菩萨第一最胜极清净忍。此复云何?谓诸菩...惭(梵 hrī)与愧(梵 apatrāpya)之并称。心所之名。为说一切有部大善地法之一,法相宗善法之一。即羞耻过罪之精...(书名)常云二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由偈颂之数而名。总有二十一颂,后一颂为结叹,非明宗义也。有...【陈那菩萨制因明论】 p1038 西域记十卷十六页云:所行罗满伽蓝西南,行二十余里,至孤山。山岭有石窣堵波。陈那(唐...Changlewojing 佛教术语。其义有二:1、四颠倒:佛教认为,世间是生死法,一切有为法(有生、住、变异和消失的...五种通力之一。即凭借药力、咒力等术法而显现神通之作用。如乘符往来、药饵灵变等任意无碍之神仙术。[临济录示众、...(术语)善恶之业,真实得苦乐之果,谓之实业。...【大乘五蕴论】 印度世亲论师造,唐代玄奘三藏译,全一卷。本书著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我曾见过一场异常悲壮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了我,我从此不愿再伤害哪怕再微小的生命 那是在一次围猎班羚...
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佛陀回答: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近年来有些提倡重视休闲生活的人士认为,不要因过度认真、全神贯注于工作,就像用生命去换取金钱,因此而失掉了身心...
欢喜特异功能,但是你内心里的不安还在,就算你成功了,有特异功能,你心里面的不安还在的,问题还没解决。 那什么...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 对闻信弥陀名号功德这样的一...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书(以下简称《笔记本》),许多居士奉若至宝,不知此书值得流通...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一天,有一位女士来找秀峰禅师,埋怨工作得很辛苦,上司给压力,下属又不合作,工作得很辛苦,她想不如去出家好了,...
云何
【法相辞典】
【云何】 p0390
上篇:止品善法生起 | 下篇:云何施 |
(杂语)主义之别异也。法华文句记三之一曰:文虽广略,事无别途。...
瞋恚盖
五官王
静慧
最胜无生法忍
惭愧
唯识二十论
陈那菩萨制因明论
常乐我净(nitya-sukha-atma-subha)
依通
实业
大乘五蕴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我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杀戮

【推荐】依止真实信心念佛,才会把光明显现出来
工作与休闲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