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记十卷十六页云:所行罗满伽蓝西南,行二十余里,至孤山。山岭有石窣堵波。陈那(唐言童授)菩萨,于此作因明论。陈那菩萨者:佛去世后,承风染衣;智愿广大,慧力深固。愍世无依,思弘圣教。以为因明之论,言深理广。学者虚功,难以成业。乃匿迹幽岩,移神寂定。观述作之利害,审文义之繁约。是时崖谷震响,烟云变釆。山神捧菩萨,高数百尺,唱如是言:昔佛世尊,善权导物;以慈悲心,说因明论。综括妙理,深究微言。如来寂灭,大义泯绝。今者陈那菩萨,福智悠远,深达圣旨。因明之论,重弘兹日。菩萨乃放大光明,照烛幽昧。时此国王,深生尊敬。见此光明相,疑入金刚定,因请菩萨证无生果。陈那曰:吾入定观察,欲释深经。心期正觉,非愿无生果也。王曰:无生之果,众圣攸仰。断三界欲,洞三明智。斯盛事也。愿疾证之。陈那是时心悦王请,方欲证受无学圣果;时妙吉祥菩萨,知而惜焉。欲相警诫,乃弹指悟之,而告曰:惜哉!如何舍广大心,为狭劣志。从独善之怀,弃兼济之愿。欲为善利,当广传说慈氏菩萨所制瑜伽师地论,导诱后学,为利甚大。陈那菩萨,敬受指诲,奉以周旋。于是覃思沉研,广因明论。犹恐学者,惧其文微辞约也;乃举其大义,综其微言,作因明论,以导后进。自兹已后,宣畅瑜伽盛业。从此林野中南行千余里,至驮那羯磔迦国。(亦大安达逻国南印度境)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言生灭之相者,有四种相,谓生、住、异、灭也。 一、生相 有为法之现起名生,本无而今有之现相也。 二、住...【未来界】 p0489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三页云:云何未来界?谓未来五蕴,是名未来界。...即以禅宗六祖慧能之弟子荷泽神会为宗祖之禅宗派系。神会于唐玄宗时,住洛阳荷泽寺,故后世以荷泽称之,其宗派亦被称...(故事)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陈如等五百人,授成佛之记。...亦名:对事约教判处意 行事钞·序:“第三,对事约教判处意。(一、叙古)(一、通示乖竞)自佛法东流,几六百载。...简称无相佛。指身虽不具佛之三十二相好,而其德与佛同等者。如尊者优婆鞠多,于佛灭后百年出世,为付法藏之第五祖,...四种三宝之一。又作化相三宝。大乘以诸佛三身为佛宝,六度等为法宝,十圣为僧宝;小乘以丈六化身为佛宝,四谛十二因...(名数)一中观论Prāṇyamūla-śāstraṭīkā,四卷,龙树造。二百论Śata-śāstra,二卷,提婆造。三十二门论...指我国五位净土传灯之祖师。即: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我国夙有净土五祖之说。若于昙鸾前加菩提流支,则为...梵名 Madhyamāgama。音译作摩地岩阿甘。凡六十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为北传四阿含之一。关于...亦名:尸弃如来略戒经 子题:空劫无佛、聪明人、尸弃佛、七佛 含注戒本·七佛略戒:“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
孝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与我,实为一体,我爱自身,应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荣亲。 友爱: 兄弟姊妹,手...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现,较之比丘尼的出现,早了一些,那大概是在佛陀的亲生子罗睺...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贫女布施一灯,得佛授记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罗阅只国耆阇崛山。当时,阿阇世...
01、《法华经如来神力品》云∶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一、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
寿命长远。这个很重要!时间,是一个修道的基础。你问问那个老参,就知道这个时间很重要。你看我个人的修学,我刚开...一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
陈那菩萨制因明论
【法相辞典】
【陈那菩萨制因明论】 p1038
上篇:逝多林给孤独国 | 下篇:无对 |
【蕴】 p1452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页云: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是名为蕴。 二...
四相
未来界
荷泽宗
五百人授记
行事钞对事约教判处意
无相好佛
化仪三宝
四论
净土五祖
中阿含经
第二佛略教偈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儿童德育启蒙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

【推荐】《法华经》的殊胜功德利益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