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手机请用浏览器访问:http://w.fodian.cc
词典首页
随机推荐
佛教故事
法师大德
佛教经文
佛教知识
全部文章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阿弥陀佛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蕴
【法相辞典】
【蕴】 p1452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页云:前受想行蕴、及此识蕴、皆有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等差别;如前广说。是名为蕴。
二解瑜伽八十八卷十三页云:复次当知十一种相,总摄诸行,立为行聚。应知聚义,是其蕴义。
上篇:
触食如新剥牛皮
下篇:
释梵天等往如来所
分享到手机
网站邮箱
手机客户端
虚诳语者
【虚诳语者】 p1167 法蕴足论一卷十四页云:且何名为虚诳语者?如世尊说:有虚诳语者,或对平正,或对大众,或对王...
三事无尽
(名数)一布施无尽,菩萨好为布施乃至身命亦能施与而心不疲厌。二持戒无尽,菩萨护持禁戒未曾违舍,复以戒法化人,...
正意
(术语)意无邪念也。无量寿经曰:正心正意斋戒清净。...
为摄梵行受诸饮食
【为摄梵行受诸饮食】 p1177 瑜伽二十三卷十五页云:云何名为为摄梵行受诸饮食?谓知其量,受诸饮食。由是因缘,修...
法进
(709~778)唐代僧。申州信阳(位于河南)人,俗姓王。或谓师系明州(浙江鄞县)人。幼年即出家,涉游讲肆,后师事...
四种制
为律宗所制,对于棋博人、饮酒人、欺诳人、戒取见人等四类人不可接近之规定。其中,戒取见人,指就戒律、禁制而起谬...
檗哩诃
(异类)Gṛha,执著于人之鬼名。四鬼之一。大日经疏七曰:经云鬼魅所著,或云非人所持。智度云着蓑,皆是檗哩诃鬼...
三种礼佛
据华严孔目章卷一载,以身仪之端正、内心之虔诚与否,而分礼佛之态度为三种。即:(一)成过礼,礼佛时,身仪不正,与...
伊沙
(地名)Īsa山名。译曰自在。见增一阿含二十三。【又】(天名)伊沙那之略。...
大声闻众
【大声闻众】 p0241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闻佛言音而入圣道,故名声闻。并出家僧,故名为众。一切皆是最极利根波...
胜论经
梵名 Vai?esika-sūtra。凡十篇三七○颂。音译吠世史迦萨多罗、吠世师迦经。为印度六派哲学胜论(梵 Vai?esika)学...
行钵
禅林规定以钵盂吃粥饭,称为行钵。又公示行钵排位(略称钵位)之名牌,称行钵排位榜。 p2564...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不臭。现在纠结诵还是不诵?请法师开示。 宏海法师答: 口臭...
让皇帝感动的永明大师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书传扬。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
控制住散乱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奥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果需要一个人一定要做点事情的话,那么内向的人宁愿管事,外向...
虚云老和尚法语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瞋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
修行人要修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即是六度。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忍辱度。四、精进度。五、禅定度。六、智...
割耳救雉
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同时发愿修行过,当时大家都是王子,都是师兄弟。一个发心在...
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
儒家讲孝为至道,至德要道。而佛说的戒律,最终归结到一个字就是孝。孝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孝为制止。 至道之法...
词典首页
法相辞典
大藏经
更多文章
【了然法师】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宽运法师】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梦参老和尚】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
【佛慧法师】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印顺法师】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佛法治病
大悲咒
对治欲望
信愿
增加福报
离苦得乐
随喜
因果报应
无量寿经
药师法门
六道轮回
助念
佛学问答
阿弥陀佛
戒除邪淫
布施
转变念头
改造命运
唯识学
五戒
智者大师
印光大师
慧律法师
善导大师
莲池大师
广钦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
圆瑛法师
来果老和尚
道证法师
蕅益大师
宏海法师
梦参老和尚
玄奘大师
大安法师
如瑞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