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严孔目章卷一载,以身仪之端正、内心之虔诚与否,而分礼佛之态度为三种。即:(一)成过礼,礼佛时,身仪不正,与轻慢相应,而有过失。(二)相似礼,礼佛时,身仪虽似端正,而与杂觉相应。(三)顺实礼,礼佛时,身仪端正,而与正智相应,随顺实理。 p6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修什么样的因,就会招感什么样的果。...梵语 adhisthāna,巴利语 adhitthāna。音译作地瑟[女*它]曩。谓互相加入,彼此摄持。原意为站立、住所,后转为加...(术语)华严经所说十种佛之一。佛证一真法界大智慧。大光明遍照一切,故云法界佛。...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一名越,字恭明。月氏族后裔,其祖先于东汉灵帝时入籍中国。他自幼学习中外典籍,精通六种语言...【苦苦性】 p0841 如三种苦性中说。 二解 杂集论五卷九页云:云何苦苦性?几是苦苦性?为何义故,观苦苦性...(203~282)三国魏僧。为我国最早往西域求法之僧。或谓亦为我国最早出家之僧。颍川(河南许州东北)人。又称朱子行...(人名)梁武之女,就达磨得法。祖庭事苑八曰:总持号也,讳明练。梁武之女,事达磨为弟子。悟道示灭,塔去少林五里...即以蛇、绳、麻三种,比喻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义。喻执著有实我实法之遍计所执,是为见绳为蛇之...佛教主张人类之心性本即清净(心性本净、本性清净),污染心性者为贪欲、憎恶、迷妄等三毒,古时称此三毒为罪(巴 ...凡三卷。全称龙宝开山特赐兴禅大灯高照正灯国师语录。又作大灯语录、大灯录。日本临济宗僧宗峰妙超(1282~1337)撰...谓依出家远离所生善法。所起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正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根。复次学定无学定。及一切...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舍卫城中,有一大臣名为须达,因乐善好施,常帮助孤苦无依的人,所以城中人民皆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长者见佛闻法后...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议,简要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口业守得好,在大众人群,能让...
信愿这两个字,对于我们现在的众生来说,也不是很容易的。 首先至心,至心就是至诚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桩事情,厌离...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 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 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 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
往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位名叫生漏的梵志向佛问讯,恭敬地说:佛陀,独处闲居,真是辛苦;独居修道,要...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
要抓住散念,时时念佛。在工作或生活当中,行住坐卧,以及在做不用脑力的事情时,都要念佛。比如扫地,不用脑筋。你...
三种礼佛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种禅 | 下篇:三种薰习 |
(职位)华严宗之僧职。再讲讲师所讲述者,以明义理之僧也。...
修因感果
加持
法界佛
支谦
苦苦性
朱士行
总持尼
蛇绳麻
罪恶
大灯国师语录
定根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福田殊胜的祗树给孤独园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真信切愿并不容易
人心就像一个容器

佛为生漏梵志说法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