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Vai?esika-sūtra。凡十篇三七○颂。音译吠世史迦萨多罗、吠世师迦经。为印度六派哲学胜论(梵 Vai?esika)学派之圣典。相传系优楼佉(梵 Ulūka,一名羯那陀)所著,约成立于西元前三世纪至西元一、二世纪间;一说为优楼佉之言说传于胜论派,后被编纂成书。本经以实体(实句义)、属性(德句义)、运动(业句义)、普遍(同句义)、特殊(异句义)、内属(和合句义)等六句义(梵 satpadārtha,六范畴)为主题,论述内容有:六句义研究之必要、实句义之细论、“个人我”与体内器官、身体、德句义中“法”与“非法”、知识论、杂论(因中无果论、有与无之关系等)、比量(由苦乐之说明论述因果律之问题)等。本书之注释书有帕拉沙斯塔帕达(梵 Pra?astapāda)之句义法纲要(梵 Padārthadharmasajgraha)、商羯罗弥色罗(梵 ?avkarami?ra)之注(梵 Upaskāra)、慧月(梵 Maticandra)之胜宗十句义论、希瓦狄特雅(梵 ?ivāditya)之七句义论(梵 Saptapadārthi)等。[胜宗十句义论(玄奘译)、印度哲学研究卷一、卷三(宇井伯寿)] p486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苦无我想】 p0844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二页云:苦无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于无我行...指佛菩萨头顶上所放之圆轮光相。为光背之一种。又称圆光。最古老形式仅以圆轮显光相,后以莲花、连弧纹等配饰,更复...(物名)Candana,香名。玄应音义八曰:赞那曩古译云栴檀香是也,出外国海岛中。...梵语 ante-vāsin,巴利语同。为僧职名称之一。指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予以服侍者。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四...(一)据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所载,有:(一)菩萨僧,如文殊、弥勒等菩萨。(二)声闻僧,如舍利弗、目犍连等。(三)凡夫僧...(修法)以咒法起死尸使杀怨人,谓之毗陀罗法。药师经曰:咒起尸鬼令断彼命。...【百行】 p0635 瑜伽五十三卷三页云:复次当知由百行所摄而受律仪。谓于十种不善业道,少分离杀,乃至少分远离...(名数)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为众生供...中国佛教律宗祖庭。位于西安城西南之终南山丰峪口内。初建于隋,盛于唐。道宣曾在此潜心著述,创宗立说。据宋敏求《...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1581~1626)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静虑波罗蜜多】 即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静虑是六波罗蜜多之一,及十波罗蜜多之一。修唯识行,入修道...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朝拜普陀山呢,有一个地方是必到之处,就是慧济寺。慧济寺呢俗称叫做佛顶山,也是我出...
分清是否禁止拍摄 部分佛教寺院会在寺内或佛像附近提示,请勿拍照或请勿使用闪光灯,那么就应该配合相关规定。因为...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生厌离,诃责自己是很重要的。智者大师他很注重诃责法,我们修...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看弥陀是怎么发的愿。设...白骨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修法。贪欲炽盛的众生为制伏贪毒,可修此观。又作骨想观。依《俱舍论》卷二十二,此...
少子夭折,人情于此种境界,每起怨尤,生懈怠。须知人生因果复杂,有因故致有果,有果断非无因。知前因后果,则可不...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
胜论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胜论学派 | 下篇:胜军 |
即以二手十指之曲折屈伸来标帜如来内证之本誓。密教最重其法,结印契须就师亲承禀受,而不为他人所见,且必用涂香。...
苦无我想
头光
赞那曩
侍者
三种僧
尸鬼
百行
十四神九王
净业寺
慨古录
静虑波罗蜜多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普陀山慧济寺的「佛顶顶佛」具有哪些涵义

拍摄佛像的照片要注意些什么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
修白骨观的三个阶段

子女夭折该如何对待
为什么鸡蛋和牛奶不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