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极微有分无分俱为大失】 p1200 唯识二十论六页云:若许极微有分无分;俱为大失。所以者何?颂曰:极微有方分;理...《翻梵语》,十卷,撰者不详。这部书是唐代从中国流传于日本。考日本圆仁《入唐新求圣教目录》中著录有此书,未记撰...(术语)变者,有形之物,异其相也,坏者,对于外物不得抵抗,而忽变形体也。即色法有性之一义,形色体质有之物,触...【行蕴】 p0605 如五蕴中说。 二解 如名色差别中说。 三解 五蕴论二页云: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名数)一译无量寿Amitāyus,二译无量光Amitābha,三译甘露Amṛta,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其大咒称十甘露明者...三颠倒之一。谓凡夫对六尘之境起颠倒思想,生种种烦恼。[宗镜录卷四十二] p5452...指华严经。顿是顿教,大是大乘教。华严经是佛初成道时,对顿入之菩萨而顿说大乘之教法。...(术语)断惑证理之人曰圣。入圣者入于圣位也。俱舍论十八曰:入圣得果,离染漏尽。往生十因曰:三乘行人入圣之方便...全称“真如凝然,不作诸法”。乃法相宗所立之说。谓真如凝寂湛然,毫不随缘起动。法相宗以真如为无变化、无作用之无...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云,若比丘非时受食食,咽咽堕。非时浆明相出,七日药过七日,亦堕。尽形寿药无因缘服,吉...(1599~1655)明代僧。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名际明。字蕅益。号八不道人。少习儒学,以卫道为职事,曾撰辟...(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如来苦口婆心劝导众生,劝谏我们老实念佛,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别再想这个想那个,一心念佛就行了。 带业往生,...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从...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布施。比如从事慈善事业,担任社会义工,利用一点...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是什么分什么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你就要做相应的道德行为,...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忙着工作,也忙着吃,忙着穿...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规律,当我们再度面对紧张的工作学习时,精神涣散,疲惫焦虑随...
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需要有种执著追求的精神。但是,如果你只顾去追求自己希望的东西,而...
苦无我想
【法相辞典】
【苦无我想】 p0844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二页云:苦无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于无我行,由无我故,如理思惟;诸想、等想、现前而想、已想、当想、现想。是名苦无我想。
上篇:苦真是苦 | 下篇:苦对治乐 |
(术语)又曰清净法界,真如也。真如之体离一切垢染故曰净,为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之所依,故曰法界。佛地论三曰:净...
极微有分无分俱为大失
翻梵语
变坏
行蕴
阿弥陀佛三名
想颠倒
顿大
入圣
真如凝然
四药之时非时
智旭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修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念佛的三大利益

拥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的事情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人生的意义何在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