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华严经。顿是顿教,大是大乘教。华严经是佛初成道时,对顿入之菩萨而顿说大乘之教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518~605)隋代僧。定州曲阳(河北)人,俗姓赵。十八岁出家于赵郡应觉寺。二十一岁从道凭学地论,三年后归定州,...指与佛教有关之典籍。又作佛典、内典、妙典。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称外典、世典、外道书、外俗书。妙典系尊称,尤指...亦名:出家弟子忧道不忧贫 子题:义食坊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今俗中有 义食坊 ,犹足供一切,自旦至夕,行人往反...【二种究竟】 p0025 瑜伽一百卷二十二页云:复有二种究竟。一者、智究竟,二者、断究竟。智究竟者:谓尽无生智...(术语)言语为诠义理者也。...谓财贫与法贫。(一)缺乏资生之财物,称为财贫。(二)邪见不能信正法,称为法贫。大智度论卷九十八(大二五.七四一下...指释迦佛成道之日。又称成道会、成道节、腊八。对此,经论有数说,长阿含经卷四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谓二月八日,灌...凡十卷。又称显授不退转菩萨记。唐代达摩流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初述佛授记东方月光天子,将为支那国女王,正...【圆成实自性有几种】 p1241 显扬六卷五页云:问:圆成实自性、有几种?答:圆成实性、于一切处一味故;不可建立差...(名数)一业识,二转识,三现识,四智识,五相续识。此五识自细至粗,依止次第而生,故称为意。意有能生与依止之义...(人名)明释传灯,字无尽,号有门。居高明寺。博通内典。传南教宗。释楞严维摩诸经。着天台方外志。...(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很虔诚地在那里顶礼。 我也专心地拜着佛,突然听到右边传来...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
问: 我们经常说要彻底斩断娑婆想,与弥陀誓愿无间隔,可是平时念《普贤行愿品》,有发愿常得出家修净戒;有的大德...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时还没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着吃剩的食物在阳光下坏掉,他...
问: 师父!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怎么面对如灰尘的人事因缘,弟子已经很清楚掌握到那个修持的诀窍,但是面对积极的...
问: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复说诸法如幻? 答: 了境是心,万法奚有?以依心所起,无有定体,皆如幻化,毕竟寂灭。...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个在...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简单,什么事都退让,什么事都谦卑。我用三种哲学,你可以过...
顿大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难伏地 | 下篇:顿说 |
略称虚受罪。即以虚伪立场接受信施之罪,或受虚伪施物之罪。又僧尼以破戒之身受檀越之施与,所犯之过罪,亦称虚受信...
灵裕
佛书
出家道众如法通食
二种究竟
言诠
二贫
佛成道日
宝雨经
圆成实自性有几种
五意
传灯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先吃冰激凌 还是先拜佛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彻底斩断娑婆想和发愿来生矛盾吗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云何说诸法如幻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