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六卷五页云:问:圆成实自性、有几种?答:圆成实性、于一切处一味故;不可建立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阿弥陀佛证诸法平等,具有平等度众之大悲力,故有此号。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二上)...(经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瞿沙此云妙音,人名也,从人名经也。...全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佛语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系佛陀对龙威德上王菩萨宣说“佛语”之义,谓“非语...(譬喻)大法能使人渡生死之大河,譬如桥也。长阿含经二曰: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举,一切渡天人。华严...(杂语)以一人之力当千人。涅槃经二曰:譬如人王有大力士,其力当千,更无有能降伏之者,故称此人一人当千。...指菩萨。佛又称法王,对此,菩萨则称法臣,以菩萨辅翼法王弘通佛法,故称法臣。安乐集卷下(大四七·一五上):“佛...释氏要览卷上引十诵律所说着衲衣之十利,即:(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容...【惑】 惑即烦恼。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者,谓之惑。亦即指身心恼乱的状态,或总称妨碍一切觉悟心的作...(术语)谓凡夫之心流荡于六尘之境,一刹那亦不止住者。唯识论六曰:云何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术语)三度之法会也。罗什译之弥勒大成佛经曰:说此偈已,出家学道,坐于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中略)于此...【五烦恼】 p0257 界身足论上一页云:五烦恼云何?一、欲贪。二、色贪。三、无色贪。四、瞋。五、疑。...维摩诘所说经...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世间上的人,常常将挫折灾难归咎于自己的命运不好,或运气不佳,所以为了改变命运,便到处求神问卜,希望能够获得神...
我们今天有两堂课,来跟大家讨论有关临终关怀的理论,还有它操作的方法。 佛法对生命的观察,主要是根据因缘的理论...问: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大安法师答: 本人鼓励受菩萨戒,我们看到上辈三品往生者,就是受菩萨戒的资格,发大乘...
冷泉的一涧溪水,环着古寺静谧,黛瓦黄墙外,小沙弥挥动的扫把分开晨雾,卷动着山门石径上的落叶,不时口里呢喃着:...
(一) 《心经》,发挥三世诸佛所证之菩提涅槃,一切众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来度生之要道,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谟...释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后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佛道。成道后,游历诸国,弘法利生。不知不觉,离开...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践踏、伤害,而是应该怜爱、护惜它们。...
禁火莫烧山林,就是禁止放火,不要烧毁山林。那么从下面这些文句看,主要是谈止恶的一方面,采取禁止或者莫不要做的...
圆成实自性有几种
【法相辞典】
【圆成实自性有几种】 p1241
上篇:圆满灭 | 下篇:圆成实自性无品数差别 |
【四行迹】 p0417 瑜伽二十六卷十一页云:云何由行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如所举、如所开示补特伽罗,依四行迹而得...
平等力
瞿沙经
佛语法门经
法桥
一人当千
法臣
衲衣十利
惑
散乱
三会
五烦恼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净界法师:临终关怀
应该鼓励受菩萨戒吗

【推荐】一片诚心,三支清香,如此便好

印光大师谈《心经》
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