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1581~1626)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提撕,以唤起道心,重振宗风。由本书亦可略窥明末禅门之概况。 p581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所遍计”之对称。第六识、第七识普遍计度诸法而妄执有实我、实法,故称能遍计。唯识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之自性系由...梵语 trīny anāsravendriyāni。指三种不染污、不起烦恼之无漏根。属二十二根之后三根。略称三根。此三无漏根系以...佉罗帝耶,梵名 Kharādīya。地藏菩萨之净土。又作佉罗提耶山、佉罗陀山、伽罗陀山。意译骡林山。佛陀尝于此山说地...(术语)三藏中,论藏诠慧学,故曰慧藏。对法论十一曰:开示慧学是阿毗达磨。婆沙论一曰:若依增上慧论道是阿毗达磨...(术语)五力之一。禅定之力用,能破诸乱想者。无量寿经下曰:定力禅力。...亦名:回僧物入己戒制意 行宗记释云:“制意,初示合行。闻下,次叙过恶有三。长贪,一也;恼施主,二也;失僧利,...【不善触食】 p0327 集异门论一卷四页云:云何不善触食?答:若不善触为缘,能令诸根长养,大种增益;又能滋润随滋...梵语 dhyāyin,巴利语 jhāyin。通达禅定之比丘。原始佛教时代,阿罗汉为通晓一切禅法者;以后至部派佛教时代,比...(术语)举一示之,则直了解三也。言知解之锐。碧岩第一则垂示曰: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术语)Kṣ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外国称刹那,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刹那者,此云念顷,...因明用语。所立不遣,梵语 sādhya-avyāvrtta。不能遮遣所立宗法之意。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异喻(即由反面来说明之...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昔日,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佛告诉比丘们:我将以水为喻,为你们说明七种人,你们当用心谛听,善加思...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叹弘扬不遗余力,不仅将此章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选定为《净土...
我们调伏心中的爱取,不是说我们贪爱外在的世界,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会贪爱外在的世界,我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生命当...
从声音悟道的公案很多。兹举一例:昔圆悟克勤禅师在五祖演禅师会下做侍者,随演禅师参禅。一日,有读书人来参五祖演...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悔业障、供养三宝,而达到吉祥如意、超荐亡灵的目的。 普佛分...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生有何关系?佛教对人生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无常老病,不与人期,朝存夕亡,刹那...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师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便萌发出家的念头,由于父亲不同意,未...
慨古录
【佛光大辞典】
上篇:琉璃观音 | 下篇:沩山 |
【苦真是苦】 p0843 法蕴足论一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谓正开示生苦、老苦、病苦、死...
能遍计
三无漏根
佉罗帝耶山
慧藏
定力
回僧物戒制意
不善触食
禅师
举一明三
刹那
所立不遣过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以水譬喻七种人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妄想,是你给它力量的

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