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生灭之相者,有四种相,谓生、住、异、灭也。
一、生相 有为法之现起名生,本无而今有之现相也。
二、住相 于法体现在暂时安住,使各自行果,即生位暂停之现相也。
三、异相 于住位上,续续变异,住别前后之现相也。
四、灭相 谓有为法之现法灭,而入过去之相,即暂有还无之相也。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梵语 savitarka-savicāra-samādhi,巴利语 savitakka-savicāra-samādhi。又作有觉有观三昧。为三三昧之一。寻,...(一)用竹或木所制之尖细物。即头端尖锐,可贯穿物品之具。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大二四·二一八上):“诸苾刍刺三衣...Wuyantong 唐代禅宗僧人。越南无言通禅派创始人。以沉默寡言取法号。俗姓郑,广州人,从学百丈怀海禅师。出家于...【魔登伽】 长水云:义翻本性。楞严云:性比丘尼是也。又过去为婆罗门女,名为本性。今从昔号,故曰性比丘尼。...前言世间,乃有妄惑。兹叙出世,说有真智。真智非他,转妄即得。夫众生与佛,本来不二。众生是当下一念迷成,佛亦不...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听诸比丘[斗@斫]已而向彼说,令僧诤事不能除灭。比丘举过,佛因诃制。”(...【无间大那落迦】 p1075 瑜伽四卷八页云:又于无间大那落迦中,彼诸有情、恒受如是极治罚苦。谓从东方多百逾缮那烧...(仪式)供养释尊舍利之法会也。舍利有生身法身之二种。...【三自性当云何知】 p0210 瑜伽七十四卷五页云:问:遍计所执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唯有其名;唯遍计执。无...【四静虑】 p0410 俱舍论二十八卷一页云:且诸定内静虑云何?颂曰:静虑四各二,于中生已说。定谓善一境,并伴五蕴...(名数)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之差别,谓之六无畏,无畏者,安稳苏息之义,一切众生被烦恼所缚而似死灭,...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普贤菩萨行愿赞...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海,少年即受其父亲影响归信佛教。稍长,入五金行工作,倍受磨...
【原文】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头,乃系败子之派头。以未做大事,便忽...
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你自身的因缘,就是纵向的因缘,你未来要往哪里去。你自身的因缘当然...
天道是什么呢?《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阴阳,不是虚玄的,一一都有事实可以作为依据。譬如,有日必有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些人则慈眉善目,忍辱礼让,有一副谦恭待人的好气度。修心必先...
从来我就是个性格暴躁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意气用事起来常常伤人伤己。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路怒症,一旦开车上了路,完...娑婆诃,这是很要紧的。你看大悲咒上有十四个娑婆诃,每一个娑婆诃,都有六种意思;所以你记得,无论在任何的咒上有...
如果你问什么是修行,答:心平气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事情,做到有事成无事,操心用心不累心。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四相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生灭 | 下篇:四相之二种 |
(书名)般若流支译,楞伽经唯识论之异名。...
有寻有伺三摩地
签
无言通(?~826)
魔登伽
转妄归真
屏听四诤戒缘起
无间大那落迦
生身供
三自性当云何知
四静虑
六无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

怎样让弥陀对我们的加持力达到最高

开始似乎是吃亏,后来还是会得大便宜的
人能百忍自无忧

佛法让烦躁心变平静
「娑婆诃」的六种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