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三页云:云何未来界?谓未来五蕴,是名未来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916~974)五代曹洞宗僧。晋安(福建)人,俗姓和。号冲煦。自幼即不茹荤腥,誓志出家。遂登鼓山依神晏国师剃度,...为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愿。又作树中见土愿、随意得见十方国土愿、普见佛土愿、随意照见愿。即极乐净土之菩萨,随...(杂语)佛说法在庵罗树园,净名大士(维摩译名)将从方丈之病室与文殊共诣此处,先以彼神力变此庵罗树园为净土之大...即讲说经典之义理。其后转指讲说俗谣。我国自唐代以后,盛行将佛教教说或因缘谭等,以平易之文字配以音曲,而成为“...【自体不为自体缘】 p0602 瑜伽十卷六页云:问:何故不说自体为自体缘耶?答:由彼自体,若不得余缘;于自体杂...【彼随顺法相】 p080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彼随顺法相者:谓卽于彼多所作法;是名彼随顺法相。...(名数)一、自摄,以自力而自摄取也。二、他摄,以他力为他所摄也。略论曰:一切万法,皆有自力他力自摄他摄。...(杂语)又作喻缮那,旧称由旬。...亦名:净地四种、四种净地 子题:檀越净、院相不周净、不周净、处分净、白二羯磨净 随机羯磨·诸界结解篇:“佛言有...亦名:与女人露坐戒犯缘 子题:见屏、闻屏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缘,一、是俗女;二、露处净人见闻屏处;三、无...(术语)梵音Vimukti,译曰解脱。...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因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为伍。 怀德之人,追...一 空为大乘深义 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所以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从...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的导师,要想趣向涅槃,你也得有位导师。谁是导师呢?地藏菩萨...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品,又称为道具,一般以...
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个障有外障、有内障,我们先看外障。现在学习佛法,比如我们出家人现在去住持寺院,如果说福报...
【原文】 人造恶业,如植葛藤,一本既发,枝叶蔓生。且以畜猫论,自世俗观之,不过造业一端。若明眼观之,则能长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生命规划。一般没有学习佛法的人,生命的规划只到今生结束,我...
未来界
【法相辞典】
【未来界】 p0489
上篇:未遍知 | 下篇:未来业 |
【瞿摩帝】 此云牛。易曰:服牛乘马,引重致远。注云:稼穑之资。垂裕记暹云:大论曰:放牛难陀问佛:有几法成...
慧悟
见诸佛土愿
净名大士变庵罗园为讲堂
说经
自体不为自体缘
彼随顺法相
二摄
逾缮那
摄食界四种
独与女人露地坐戒犯缘
毗木底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德不孤,必有邻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萨不会烦吗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比丘十八物

突破障碍将学佛融入生活当中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