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未遍知者:由彼缠故。彼于尔时,有忘念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凡二卷。印度婆素跋陀阿罗汉撰,苻秦鸠摩罗佛提译。又称四阿含暮抄、四阿鋡暮抄经、阿含暮抄解。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地名)Āmrapāli,又名Āmrāvati,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庵罗卫,旧云庵罗树园,即庵罗婆女。以园施佛,仍本为名也...行事钞·沙弥别行篇:“受持钵法,受持坐具,一同僧法,唯改沙弥名为异;乃至尼中二众(即式叉、沙弥尼),亦同持之...于诸法生欢喜之禅定,称为欢喜三昧。即安住此三昧,能受诸三昧之喜悦。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二五·四○○上):“欢...(名数)断常之二边。【又】一、增益边,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则本无自性,众生不之了固执之以为有,此名增益...子题:化教、行教 羯磨疏·序:“自古详教咸分两途, 化教 则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 行教 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地名)Ayodhyā,阿逾阇之略,弥勒菩萨自天降说瑜伽论之大讲堂。即在此国。可洪音义二曰:逾阇国名,阿逾阇国此云...(术语)Viśeṣa,胜论六句义第五句义之梵名。旧云别相谛,新云同异句义。百论疏上之中曰:五毗尸沙谛,此云别相谛...【四门起诸烦恼】 p0456 瑜伽十四卷十二页云:又有四门起诸烦恼,能令有情与生等苦,和合不离。一、染着诸欲门。二...梵语 tiryac,巴利语 tiracchāna。音译为底栗车。又作傍生、横生、畜生道、傍生趣。五道之一,六道之一,三恶道之...六波罗蜜之一,亦即六度中之持戒。...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法门,比方说你持戒了,比方说你研究教理了,比方说你修止...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是无限的称呼。因为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所缘的无形...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先世所造的那些恶业重罪,跟你身体一起来了。你的正念生起来...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合,发愿修行,他们认为人生险恶,人在世间几十年时间,生命不...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我想这样,你忆念佛陀的功德,四十八愿,对不对?你要想办...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何宗教皆办不到。 第二、信学佛须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唯有...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定,由心灵的修炼程度决定。要想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算比较深厚了。他自己也经常在一些经济类的报纸杂志上面...
未遍知
【法相辞典】
【未遍知】 p0489
上篇:未吐 | 下篇:未来界 |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
四阿含暮抄解
庵罗卫园
沙弥受持钵具及说净等法
欢喜三昧
二边
化行二教
逾阇
毗尸沙
四门起诸烦恼
畜生
尸罗波罗蜜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佛教的十法界观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信愿行往生极乐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