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Viśeṣa,胜论六句义第五句义之梵名。旧云别相谛,新云同异句义。百论疏上之中曰:“五毗尸沙谛,此云别相谛,谓瓶衣不同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大日如来,二金刚萨埵,三龙猛,四龙智,五金刚智,梵云缚曰罗菩提,六不空,七惠果,惠果以下,吾国未闻...即七月十五日,因此日比丘结夏安居完毕,众僧证道者多,十方诸佛欢喜。...(界名)狱卒以热铁丸。著于罪人口中,烧其唇舌,通彻入腹,无不燋烂。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指真实无二之理,即真如、法性;以其无二无别,离诸虚妄,故称一实相。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六六下):“诸众生妄...古印度佛教僧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传说他出身于南印度萨曼多婆罗门种姓。少年出家...又作相土自在所依真如。十真如之一。此真如远离增减之执,随染、净而无所增减,为十地中第八不动地所证之真如。又证...(术语)珍宝之方域。谓诸佛净土也。天台观经序曰: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经名)一卷,四晋竺法护译。四梵志避无常不能免,佛因说四不可得。...亦名:愿行 子题:受戒、随戒 济缘记·释疏序:“受随二戒: 受戒 ,是坛场愿体; 随戒 ,即后起行相。故云愿行。”...子题:非时、聚落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非时分)四分, 非时 者,从中后至明相未出。不嘱授比丘,初入村门堕。...【一切种慧】 p0004 瑜伽四十三卷七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慧?当知此慧,六种、七种,总十三种。六种慧者:谓于...八大人觉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龙藏本)...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想至诚恳切,但发不出来。该怎么办? 宏海法师答: 我们先...人有善良的人,也有凶恶的人。有仁慈有德的人,也有奸诈阴险的人,只是一念的善念恶念的差别。古人说:世人孰无过,...
昔日,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一切众生以四种食长养生命,是哪四种食呢?第...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了许多财富,而这些努力无非都是为了他的儿子,想替儿子打好事...
常言道好言一声三冬暖,恶言一句六月寒。这个说好话说坏话,对别人都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非常重...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 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
土,即世界,为众生所依居处。众生为正报,世界(土)为依报。众生不能离开所居世界,既有正报,必有与之相当的依报...
毗尸沙
【佛学大辞典】
上篇:品题 | 下篇:毗木底 |
指密教中资格较深、能力较强之弟子得无尽福施之果,具足众缘支分而受洒水之灌顶。又作作业灌顶、事业灌顶、法事灌顶...
真言宗八祖
佛欢喜日
渴地狱
一实相
月称(Candrakirti 约7世纪中叶)
不增减真如
珍域
四不可得经
受随二戒
非时入聚落应嘱授
一切种慧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焦芽败种

超脱四食,断生死流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长者智教败家子

学佛的人先从控制情绪开始
惟贤长老《修学佛法的基本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