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三卷七页云:云何菩萨一切种慧?当知此慧,六种、七种,总十三种。六种慧者:谓于诸谛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于究竟位尽智无生智。是名六慧。七种慧者,谓法智、类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染法】 p1411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杂染法云何?谓有漏法。...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三。即于因明对论之中,敌者(问难者)为破立者(立论者)...诸佛欢喜的日子,即农历七月十五日,因此日僧众结夏安居完毕,人人道业增进,所以诸佛欢喜。...嚫,为达嚫(梵 daksinā)之略称,布施之意。供僧之物即称僧嚫。 p5753...(地名)波吒厘者,梵语树名。子者,汉语儿也。...(术语)弥陀之教。迦才净土论上曰:二八弘规,盛乎西土;一九之教,陵迟东夏。...亦名:年不满受具戒制意、与年不满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年不满受具戒六十五。凡年满二十者,志...禅宗公案名。空谷集卷六(卍续一一七·三一六上):“僧问兴化:‘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化云:‘一人传虚,万人传...【行缘识与名色缘识二缘生识差别】 p0610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六页云:问:此经中说行缘识;有余处说名色缘识...谓众生之心性本来自性清净而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而忽起无明,为烦恼所染污,遂有六种染心之相。即:(一)执相应染...(名数)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三德:一、法身德,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印光大师校印本)...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有次...清晨,在列车卧铺的洗手间,我们几个男士正在洗漱。此时大家多半睡眼惺忪,神情漠然,彼此也不交谈。 就在此刻,突...
第二个,识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此定成已,...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官到了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生下了慧能。慧能年轻时父亲去...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中,嗔,就是指动不动生气、愤怒。生气乃至愤怒,是很有害身心...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遇佛授观,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然而佛陀却是这样地关顾世间,要我们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
一切种慧
【法相辞典】
【一切种慧】 p0004
上篇:一切种忍 | 下篇:一切种识 |
指声闻、缘觉二乘得以作佛,乃法华经前十四品之中心思想。法华以前,佛为方便说故,谓仅菩萨得以成佛;至法华涅槃时...
杂染法
分别相似过类
欢喜日
僧嚫
波吒厘子
一九之教
度减年受具戒制意
一人作虚
行缘识与名色缘识二缘生识差别
六染心
三德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困难也许根本没你想得那么大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谁愿作阿修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