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声闻、缘觉二乘得以作佛,乃法华经前十四品之中心思想。法华以前,佛为方便说故,谓仅菩萨得以成佛;至法华涅槃时,始谓依一乘妙法,二乘均得以成佛。[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 p20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 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譬喻)命终时,体中风大动摇,支解身体,其苦如以利刀刺之,故云风刀。止观四曰:年时稍去,风刀不奢,岂可晏然坐...即神咒之妙术。诵咒旨在降灾于敌或为己除祸;具此杀人或延寿之奇术,称为咒术。据观无量寿经载,有恶人能行幻惑咒术...(名数)天台智者之说,玄义,文句,止观谓之三大部。荆溪悉为之作疏记。观经疏,光明玄,光明疏,观音玄,观音疏谓...父子、兄弟、夫妻之间互相执着之情爱,称为恩爱。世人沉溺于情爱之中,因而为恩爱所缚,不得解脱,故可视世界为恩爱...不见一物谓冥,泯绝诸相谓寂;乃形容真空之理。 p4055...【六种随眠复分为十】 p0310 俱舍论十九卷三页云:卽上所说六种随眠,于本论中、复分为十。如何成十?颂曰:六由见...【唯识所因难】 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一难。外人难曰:由什么教理来成立唯识之义呢?论主答曰:如《华严经》说:‘...(杂名)佛在世既许于纸叶书写经典。毗奈耶杂事二十五曰:若于经典不能记忆,当云何持?佛言:应写纸叶读诵孚持。...(经名)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译。说大集会正法者之功德。次有折伏尼犍外道事。...(名数)又名五增上缘,亦曰五缘。即念佛者现当二世所应蒙之增上缘,有五种之别。观念法门所谓现生及舍报决定,有大...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增一阿含经》谈得比较具体,其他三部经典要么是没有记载,要...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为了说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这一方便法门,就如渡船,是为了上彼岸,就如钓钩,是为了捕到鱼。...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 现...
你也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所处位置的态度和方式。 1939年,德国军队占领了波...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有早晚才有一会儿时间诵经和念佛,白天都要忙于工作和照料家务...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幽冥教主地藏菩萨所发出的弘誓大愿。地藏菩萨为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人有功德要藏起来,而且要把功德给别人,千万不要去争功。哪怕有功德,也要藏起来。不是你的功德,偏偏宣传是你的功...
《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所有的菩萨、佛都是男人身,丈...
二乘作佛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乘成佛 | 下篇:二乘异同 |
yujia 佛教修行方法之一。yoga一词源于动词字根yuj,意为给牛上轭,引申而有连接、接合等含义。中国旧译相应。...
一心
风刀
咒术
三大五小部
恩爱
冥寂
六种随眠复分为十
唯识所因难
纸叶
僧伽吒经
五种增上缘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弥勒菩萨下生后的世界环境
说话要说到用处,废话无益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良好的心态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地藏王菩萨

【推荐】哪怕有功德,也不要去争功
